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学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要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复习目标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础自查
拉马克进化学说
拉马克是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二、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试简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出标志是什么?有何局限性?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有何发展?
种群
(二)基因库
(三)基因频率
课堂深化探究
一.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2.尝试进行“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模型解读
(1)自然选择的对象
自然选择的因素:
自然选择的动力
①类型: 。
②意义:
。
③原因: 。
(4)自然选择的结果: 。
(5)变异不定向与自然选择定向性。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主要内容
1.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概 念 定 义 外延 种 群 基因库 2.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 。由于 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提醒 ①自然选择的实质: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②变异与环境的关系: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不要夸大其作用,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变异遭到淘汰。例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4.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①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②骤变式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 (基因频率改变)。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③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 (如番茄—马铃薯)、 (如甘蓝—萝卜)、 (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1.共同点
2.不同点
(1)
(2)
(3)
(4) (三)【疑难辨析】
1.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
内 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 志 变化后的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 二者联系 2.种群和物种的区别
(1)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
(2)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