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发布:2017-05-29约6.1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半期考试卷 高二政治文科班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 C.“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 开心的。这里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3. 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③都承认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④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时,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时,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伊壁鸠鲁把学哲学和灵魂健康、人生幸福联系在一起,是因为 ①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 ②哲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让人们不断感悟真理 ③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观点和方法 ④哲学告诉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知识和方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②我在故我思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④→② B.③→②→④ C.①→③→④ D.②→①→③ 8.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物质和意识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9.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黑格尔曾将哲学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这里的密涅瓦即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则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这一比喻主要是说 A.哲学是女神给我们的智慧 B.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 C.哲学是“对认识的认识” D.普通人也能够拥有哲学 11.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哲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学科 C.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12. 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查表。表格内容表明 比较 世界观 行为表现 幼年 相信一切童话都是真的 极力模仿 青年 怀疑一切道理都是假的 总是叛逆 中年 认清了世界的半真半假 处事稳重 老年 体会到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难得糊涂,天天快乐 与世无争 A.只要是具有一定世界观的健全的人都具有哲学思想 B.哲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D.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3.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4.在西方,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的理论,迷惑了很多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