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宏观经济政策;;本章主要内容;要 点;*;-*-;目标之一:充分就业;? 奥肯定律;目标之二:价格(基本)稳定;目标之三:经济增长;目标之四: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AD
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AD不足
2、代表:凯恩斯
3、目标: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
4、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管理总供给AS
1、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
2、工具:(1)收入政策:控制工资与物价
(2)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
(3)经济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
;*;-*-;*;*; 松政策;(一)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1、经济萧条时期,AD不足,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松政策),增加G,减少T,从而AD增大,就业扩大
2、经济繁荣时期,AD旺盛,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紧政策),增加T、减少G,从而AD下降,通货膨胀消失
(二)具体运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松政策
2、经济繁荣时期,采用紧政策(1)增加税收;(2)减少政府支出;“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我国的投资利率弹性(均值-0.19);IS曲线的中国特色;*;r;IS垂直LM正常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财政政策完全有效;遇到以下因素,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一)时滞的影响(Time Lag):使政策收到相反效果
1、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3、影响时滞
(二)不确定性
1、乘数大小难准确确定
2、财政政策发挥效果时间难确定
3、外在随机因素的干扰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1、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活期存款(D):事先不用通知就可以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存款准备金(R):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的需要而保存的资金,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RR):为防止银行因挤兑风潮而倒闭,控制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规定一定比例(大约10%)上交给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率(rd) :法定存款准备金(RR)??活期存款(D)的固定比例。 rd=RR/D。
;超额存款准备金(RE):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超额准备金率(re):超额存款准备金(RE)与活期存款(D)的固定比例。 re=RE/D。
;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k=1/rd)的条件;*;*;*;法定准备金率;;*;? 贴现率政策 是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 ? 公开市场业务 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货币供给量变动的政策对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利率影响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不仅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而且还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r;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IS水平LM垂直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r;*;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替代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互补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矛盾性 ;*;需求管理政策的局限性;宏观经济政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