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剖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历史意义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有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这“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2、中国共产党与张学良、杨虎城都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根本出发点是:( ) A.维护工农群众利益 B.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C.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维护西北地区的联合抗日局面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①是多方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 A、1930年皇姑屯 B、1931年沈阳 C、1933年山海关 D、1931年长春 2、“九一八事变” 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 A、抵抗 B、不表态 C、片面抗战 D、不抵抗 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部队组织起 ( )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 ( ) ??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D、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的《西北文化 日报》,它报道的消息是(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百日维新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7、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 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复杂形势 活动与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会…… 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东三省沦陷 局部抗战开始 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 * * * * * * * * *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 A.宣传革命,扩大革命根据地 B.九一八事变爆发,红军北上抗日 C.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D.红军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C 2.红军长征的起讫时间是: ( ) A. 1933年10月—1935年10月 B.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D. 1933年10月—1936年10月 B 3、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湘江 B.湘西 C.遵义 D.泸定桥 B 4、“群龙得首自腾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