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5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答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题5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主题一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历史主线】 1.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 动力。 ②自然条件的变化,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③政府鼓励、扶植经济发展。 (2)过程:开始于___________,完成于_____。 唐朝中后期 南宋 (3)表现。 ①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有早市和夜市。 ②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③_____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商 业 ①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②棉织业兴起于海南 岛。③北宋兴起的_______发展成瓷都。④造船业居当 时世界首位,_____、_____的造船业发达 手工业 ①从越南引进并推广_______,水稻占粮食产量首位, 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②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 域③茶树种植得到发展 农业 表 现 类 别 占城稻 苏州 湖州 景德镇 广州 泉州 北宋 交子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关键信息】交子,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社会生活: (1)衣饰。 ①官员: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衣饰精美华丽。 ②百姓:只能穿_____两色的衣服;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③妇女:_____的陋习传开,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愈重。 黑白 缠足 (2)饮食:小吃多,有冷饮;北宋肉食以_____为多,南方人吃 ___多。 (3)居住。 ①农村: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 ②城市:平民住房的屋顶以草或瓦覆盖;贵族官僚的宅第富丽 堂皇。 (4)出行:宋朝缺马,多用_____;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骑 驴、骡。 (5)娱乐:东京城内有娱乐兼营商业的“_____”。今天的传 统节日,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_____,最受重视。 羊肉 鱼 牛车 瓦子 元旦 【闪记助学】 经济重心南移 主题二 从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 【历史主线】 1.民族政权的并立: (1)政权的建立。 _____ 赵构 1127年 汉族 南宋 会宁 阿骨打 12世纪初期 _____族 金 兴庆 元昊 11世纪前期 _____族 西夏 上京 阿保机 10世纪初 _____族 辽(契丹国) 东京 _______ 960年 汉族 北宋 都城 建立者 建立时间 民族 名称 赵匡胤 契丹 党项 女真 临安 (2)与宋的关系。 ①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_____。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 和平局面。 ②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边境贸易兴旺,西 夏学习中原文化。 ③南宋抗金:_____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 失地。 ④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_局面形成。 岁币 岳飞 对峙 2.元朝的统一: (1)统一蒙古:1206年,_______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被尊称 为成吉思汗。结束蒙古草原的长期混战局面。 (2)元朝建立:1271年,_______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3)元朝统一:1276年,灭南宋,_______抗元。1279年,统一全 国。 铁木真 忽必烈 文天祥 (4)行省制度。 ①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元朝。 ②加强对西藏、琉球(今台湾)的管辖。_____成为元朝正式的 行政区。 (5)民族融合。 ①条件:元朝的统一。 ②表现:汉族人来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契丹和 女真同汉族无异;_____形成。 ③影响: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西藏 回族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成吉思汗 【关键信息】蒙古族,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图片精读】 【中考指数】★★★★ 【图片名称】回族的形成 【关键信息】元朝,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史论要旨】 1.我国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秦、西晋、隋和元。 2.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我国古代创新的政治制度:原始社会开创禅让制,夏朝开创世袭制,西周开创分封制,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元朝创立行省制。 【拓展延伸】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 (2)创立了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从此设立。 (3)西藏、台湾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问题整合】 宋元时期,政权由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