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3集装箱船舶运行组织.ppt

发布:2017-04-19约1.75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集装箱船舶运行组织;一、航线配船;一、航线配船;一、航线配船;二、确定基本港;二、确定基本港;二、确定基本港;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三、编制船期表;影响航线集装箱配备量的主要因素有: ①航线配置的集装箱船艘数N; ②集装箱船舶的载箱量D及其利用率f ; ③集装箱船往返航次时间tR(tR = t往+ t返); ④集装箱内陆平均周转天数tX(x取A、B),包括集装箱在港口的堆存期及在内陆的平均周转天数。;1.典型条件下航线集装箱配备量的计算方法 集装箱班轮航线为简单直达航线,仅挂靠两个端点港,该班轮公司在两端点港既无调剂箱又无周转机动箱,且不考虑箱子修理与积压延误、特种箱使用不平衡等为典型条件。 S = K · L 式中: S ——航线集装箱需备量(TEU); K ——航线集装箱需备套数; L ——每套集装箱的数量(TEU) ,如船舶满载则为船舶载箱量。 ;■航线集装箱需备套数K的确定: K = T / I 式中:T——航线集装箱平均总周转天数(天),为集装箱船舶往返航次时间与集装箱在端点港平均港口堆存期和内陆周转时间之和的总和,即: T = tR + ∑tX = tA + tR + tB (X取A、B) TX取决于集装箱返抵港口的天数*返抵箱量的比例 I——派船间隔(天),取决于集装箱船舶往返航次时间及航线配置的船舶艘数。 I = tR / N 当tX I , tX = I … ■每套集装箱配备数量L的确定: L = D · f 式中:D——集装箱船舶的载箱量(TEU); f——集装箱船舶载箱量利用率;2.实际情况下航线集装箱配备量的计算方法 ◆航线配箱量还与集装箱在内陆周转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修理、积压和延误(如货主提箱后长期占用不能返空、海关扣押、集装箱严重毁坏)等情况密切相关; ◆需考虑由于各种集装箱箱型在往返航向上的使用量不平衡需增加箱量数; ◆还需考虑在挂靠两个以上港口时需在中途港配置周转箱量等。 ;实际情况下???线集装箱配备量的计算方法: S = [ K·D·f + ∑Ci·Li + SN + RN ]·λ Li——中途港卸箱量(设中途卸箱后再装同样数量的 集装箱), i=1,2,…,m ,为中途港编号; Ci——中途港箱量系数(如Ti ≤I ,C= 1;Ti I , C 1); SN——往返航次特种箱不平衡所需增加的箱数; RN——全程周转期内港口内陆修理、积压和延误总 箱量; λ——富裕系数,一般取值在1.05 ~ 1.10。;某集装箱班轮航线航次集装箱装卸总量为3240TEU,港口装卸效率30TEU/h,往返航次总航行距离11520海里,平均航速20节,船舶在港其它停泊时间为1.5天。航线端点港A年集装箱发运量7.8×104TEU,另一端点港B年集装箱发运量7.0×104 TEU,航线配置集装箱船箱位容量为2500TEU,假设箱位利用率为92%,年营运时间345天,试求船公司在该航线上需配备的集装箱船艘数和航班发船间隔? 假设集装箱内陆周转情况在端点港(始发港)A,60%箱量在10天之内返抵港口待装船,30%箱量在10-20天内返抵港口待装船,10%箱量在20-30天内返抵港口待装船;在中途港卸(装)箱量为2000TEU,中途港箱量系数为1.2;在端点港(终点港)B,平均周转时间仅为8天。如全程周转期内港口内陆修箱总量为400TEU,不考虑特种箱量不平衡所须增加的箱量数,富裕系数取1.05,试求集装箱船公司在该航线上需配备的集装箱数量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