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物理试题(必修一、二)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衡阳县四中2015届高三测试物理试题
范围 必修一、必修二 命题人 欧阳晓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第1题至第7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第8题至第12题有多项符合题意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得0分。)
在力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伽利略
C. 卡文迪许测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在力F的作用下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1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μ2(m1+m2)g
C.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D.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将m的小球置于半径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低点的势能取做零,则小球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动能和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 B.
C. D.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著名开普勒行星三定律。根据周期定律,设太阳的行星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立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为K1,地球的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立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为K2,月球的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立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为K3,则三者大小关系为
A.K1=K2=K3 B. K1>K2>K3 C. K1<K2<K3. D. K1>K2=K3[
在空中某一高度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轴正方向,得到其运动的轨迹方程为y=ax2(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得A.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B.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块A、B用一轻质绳相连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外力F(F=kt,k为大于零的常数)向右拉A。已知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绳子能够承受足够大的拉力,则下列关于绳中弹力T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正确的是(坐标原点均为0,0)
如图所示,由倾角45°光滑斜面和半径为R的 光滑圆周组成的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斜面和圆周之间有小圆弧平滑连接.小球(半径较小)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斜面的最高点沿斜面释放,小球始终贴着轨道内侧过最高点做完整的顺时针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通过斜面的最长时间为
A. B.
C. D.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上端用一根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手拉弹簧的上端P缓慢向上移动.当P点位移为H时,物体离开地面一段距离h,则在此过程中
A.拉弹簧的力对弹簧做功为mgH
B.拉弹簧的力对弹簧做功为mgh +
C.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mgH -
D.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mg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
B. 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
C. 质点受两个恒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另一个力不变,质点的速率可能先减少到零,再逐渐增大
D. 质点受两个恒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另一个力不变,质点的速率可能先减少到某一非零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因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m/s2
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
D.物体在第0.5s末速度可能为8.0m/s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绷紧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2个和4个
B.3个和4个
C.4个和4个
D.4个和5个
斜面长度为4 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v的关系图象(即xv图象)如图所示则
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 m/s2
B.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m/s2
C.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