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招备考复习指导.ppt

发布:2017-06-02约5.8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议:资源共享,发挥集体备课力量共同提高。 我们这次九年级复习备考会,9个讲座加12节课,目的就是让大家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中考,因此,每一个讲座与作课的资料都是宝贵的复习资源,这些备课资源集中了作课教师的智慧,更是一所学校一个教研组集体力量的结晶。而我们把这些资料共享给大家,就是减轻大家的备课负担,同时共同提高九年级的复习课质量,提高广大教师的复习课的授课水平。我们从全市的层面这样做,大家回去后更要从一个备课组的层面继续做,只有发挥集体力量,才能一个学校整体提高,水涨船高了,大家都会进步。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在这里教研组长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教研员要建立自己区县的公共邮箱,及时给老师们共享资源。 4.现在各年级教学中出现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那就是教师不讲课文教材了,很多经典篇目本应是很好的学习语文知识的范本,结果因为考试不考课内现代文阅读篇目,所以我们急功近利的老师,就放弃讲这些经典范文。 例如,鲁迅的《孔乙己》,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那环境描写的作用;以笑衬哀的写法;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茅盾《白杨礼赞》,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对比写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等。《故乡》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对比写法,通过刻画人物变化揭示主题的写法等。《变色龙》中穿脱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最后一课》中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描写的作用。 老师们不利用经典篇目去讲解语文知识,而是用中考试题去训练能力。我曾经在北大进修时,专家专门讲过一个调查,利用阅读题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效果是零。当时,这个结论我听了以后非常震惊,因为,我们很多老师坚信多做练习题,特别是阅读题一定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专家说,其实多做那些题是没有效果的,真正有效果的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那一篇篇精美的阅读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恰恰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所以,老师们,无论你的哪一个年级,无论九年级的复习时间有多紧张,教材中的经典范文不但一定要详细讲,而且过去已经删除的经典篇目我们还要给学生印发资料去专门讲。例如,《谈骨气》《想和做》《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变色龙》《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等。 二、2014年中招备考指导 请按照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说明与检测》落实考试精神,以及明确考点。 1.“积累与运用”板块 (1)要做好必考内容的复习,做到扎实、有效。 包括:字音(2分)、字形(2分)、名著阅读(4分)、古诗文默写(8分)、信息提炼(7分)。分值:22分左右。 积累与运用板块总分值共28分左右,必考分值占相当分数,抓住了必考考点学生就能得到相当多分数了。 * 2014年新乡市初中语文 中招备考指导 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刘萍萍 一、初中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51.25% 4.1分 4 古诗文默写 4 34.26% 0.69 2 名著阅读 5 69.94% 1.4 2 同义词和关联词语辨析 3 78.71% 1.57分 2 错别字 2 74.67% 1.49分 2 形似字、多音字读音 1 得分率 平均值 分值 知识点 题号 2 仿写 44.75% 1.79 4 2 (2)名著阅读 5、6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47.5% 0.95 2 概括全文说明内容 12 44.33% 1.33 3 概括文章主题 11 44% 1.32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 10 85% 2.55 3 概括故事情节 9 44.75% 1.79 4 标题的含义 8 65.25% 5.22 8 信息提炼 7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53.4% 2.67 5 课内外比较阅读 20、21 51% 1.02 2 内容理解 19 翻译句子 64.25% 2.57 4 翻译词语 17、 18 段落的结构作用 26.2% 1.31 5 说明语言 15、 16 42. 67% 1.28 3 说明方法及作用 14 37% 1.48 4 说明顺序 13 80.76% 40.38 50 写作 24 41.5% 1.66 4 古诗词阅读 22、23 试卷得分情况分析: 1.得分率最低的试题 第15小题,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另外,睡眠好的人据说大脑也比较灵活,心态上比较积极上进。 第16小题,下面这一段文字,放在文中什么位置最恰当?为什么?(3分) 然而,文明虽在一天天进步,我们人类却越来越难拥有“优质睡眠”了。 共5分,学生平均得分1.31分,得分率26.2%。 2.平均得分在50%以下的试题: 积累与运用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