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3.ppt

发布:2017-07-14约6.27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透镜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三、眼睛与透镜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五、探索宇宙 ○易错易混点一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易错易混点二 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新旧教材变动对比】 (1)在第四节“眼睛和眼镜”中新增“远点和近点”、“明视距离”的概念; (2)在“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新增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视力矫正”的实验; (3)把“探索宇宙”的内容移到了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后面。 一、透镜 1.中间 、边缘 的透镜 叫做凸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中间 、边 缘 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它对光线有 作用;因此图1-甲是 透镜,图1-乙是 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将 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即 图1-甲中的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 3.生活中的透镜: (1)老花眼镜是 透镜,近视眼镜是 透镜。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照相时,被照物体必须在照相机镜头的 以外,在胶卷上 成 、 的 像。 (3)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屏幕相于 。 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 ,在屏幕上成 、 的 像。 (4)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 、 的 像的原理。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以内。 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成像特点: 2.规律:(1)一焦分虚实: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 像;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 像。 (2)二焦分大小:在成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成 的像;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物像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 成 的像。 三、眼睛与透镜 1.眼球: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 的实像,视网膜相当于接收像的 。 正常人的眼睛是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放松来改变晶状体的 ,使来自远处或近处的光线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2所示。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为 cm。 2.近视眼:由于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 ,将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如图3-甲所示),需要在眼睛前放一个 透镜来矫正(如图3-乙所示)。 3.远视眼:由于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太 ,将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如图4-甲所示),需要在眼睛前放一个 透镜来矫正(如图4-乙所示)。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中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镜。被观察物体经物镜后成 的实像,相当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下同)的作用;目镜相当于 的作用,把像再次放大。 2.望远镜:简单的望远镜也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像;目镜相当于 ,再把这个像放大。 五、探索宇宙 1.第一位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以确凿的证据支持哥白尼“日心说”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 2.从宏观世界的尺度来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地球。(填“”、“”或“=”) ○易错易混点一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例1】请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9中光路。 ○易错易混点二 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例2】请在图13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解析:图甲中,考查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必定经过凸透镜的焦点;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必定平行于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