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工艺流程设计详解.ppt

发布:2017-04-13约4.64千字共1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缬沙坦原料 药的生产;粗品;3.确定操作条件和控制方法(工艺参数、检测点、仪表安装位置)  ; ; 4.确定三废的治理方法  5.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6.绘制工艺流程图  7.编写工艺操作方法;;; 2.确定工艺路线的组成和顺序(包括全部单元反应和单元操作,明确主要设备、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  ;对氨基苯乙醚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 三.绘制设备工艺流程图-也称工艺流程示意图:框图基础上,分析主要设备,以图例、箭头和文字说明等形式定性表示出由原料到产品的路线和顺序)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一)输送设备的自控流程设计 输送设备: 固体输送设备:输送带、斗提机 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容积式泵、真空泵、压缩机;一、泵的自控流程设计 1、离心泵 (1)离心泵的流程设计   泵的入口和出口处要设置切断阀;为了防止离心泵未启动时物料的倒流,要在泵的出口处设置止回阀;为了观察泵工作时的压力,要在泵的出口处安装压力表;泵与泵的入口和出口处的切断阀(入口用闸阀)之间的管线均要设置放净阀,并将排出物送往合适的排放系统;泵出口管道的管径一般与泵的管口一致或放大一档,以减少阻力。 (2)离心泵的自控   离心泵控制变量是出口流量。 自控一般采用出口直接节流法、 旁路调节法和改变泵的转速法。? ;①直接节流法   如图所示为出口直接节流法,是在泵的出口管路上设置调节阀,利用阀的开度变化来调节流量。此法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一种流量自控法,;②旁路调节法   如图所示为旁路调节法,是在泵的进出口管路间设置一回路,使一部分流体从出口返回到进口来调节出口流量。此法使泵的总效率降低,耗费能量,但调节阀的直径比直接节流调节法的要小,此法可用于介质流量偏低的情况。 ;③改变泵的转速 当泵的驱动机为可调速电机时,就可以采用改变泵的转速来调节出口流量。此法节约能量,但调速设施的投资较高,通常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电机。   ;缓 冲 罐;常用的自控方法有吸入管阻力调节和吸入支管调节如图;?   蒸汽喷射泵还可以采用调节蒸汽的方法来调节(如图)。 ;二、管壳式换热设备的自控流程设计 换热器的种类有很多,工业应用主要是管壳式.换热器设备的控制变量一般有温度、流体流量、压力。在此主要讨论温度的控制方案   ;管壳式换热设备的自控流程 ;TIC;载体流体不能改变时,可设置旁路;;精馏塔;(①常压精馏塔 对压力稳定无特殊要求的常压精馏塔,无需设置压力控制系统。可在冷凝器或回流罐上设置一根与大气相通的压力平衡管,以保持塔内压力接近于大气压力。 ②减压精馏塔 改变不凝性气体抽吸量是控制减压精馏塔真空度的常用方案,其自控流程如图; ③加压塔 当塔顶汽相中不含或仅含微量不凝性气体时,可通过调节冷却剂流量的办法来控制全塔的操作压力,其自控流程如图所示。该方案投资较少,并可减少冷却剂的用量。 ;  当塔顶汽相中含有较多的不凝性气体时,可采用改变不凝性气体排放量的办法,达到控制全塔操作压力的目的。 ;改变塔顶冷凝液的回流量是控制塔顶温度的常用方法。再沸器的温度一般可通过调节加热剂的流量来控制。塔顶温度和再沸器温度的自控流程如图3-6所示。;;物料;物料;反应物A;物料;;;1.连续操作   产量大的产品,只要技术可行,应尽可能采用连续操作。   特点:1)产品质量稳定;2)易于控制,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3)生产能力大 2.间歇操作   医药产品往往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后处理复杂。因而间歇操作是最常用的方法。   特点:1)可灵活调整生产方案;2)适用于多用如设备;3)便于清洗和消毒 ;3.联合操作   制药工业中很多产品全程是间歇的,而个别步骤是连续的。   ;;加工步骤;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甘特图;五、完善生产过程-以单元操作或单元反应为中心;1.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举例1:精制中,粗品先用溶剂溶解,然后加活性炭脱色,再过滤.假设溶剂为低沸点易挥发;方案3.真空-冷凝   方案4、加压过滤; 已知原始信息:混酸组成:HNO3?47%,H2SO4?49%,H2O?4%;氯苯与混酸中的HNO3的配比:1∶1.1(mol);硝化温度:80℃;硝化时间为3h;硝化废酸中含硝酸1.6%,含混合硝基氯苯为获得混合硝基氯苯量的1%。 方案1:消化分层方案 方案2:消化、分层、萃取方案 方案3:消化、分层、萃取、浓缩方案;方案1:消化分离方案;方案2:消化、分离、萃取方案;方案3:消化、分离、萃取、浓缩方案; ;吸附,过筛,反洗流程图;吸附,过筛流程图;六、合理设计各个单元操作; 举例:硝化混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