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2011年1月13日凌晨1点左右,位于长沙枫林一路303号的西娜湾馆突起大火,截至目前,火灾已经造成10人死亡,并有多人受伤。据报道,起火的宾馆是一家七层楼的小型宾馆,大火是从内部开始燃起来的。起火后,自已逃生出来的有10多人,被送到医院救治的有10多人。
1月17日晚23点19分,武汉市武胜路汉正街宏康实业公司服装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900平方米。截至18日18时,火灾死亡人数上升至14人,另有4名伤员在医院治疗。
1月19日16时50分左右,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老宫田村的豫田花炮厂发生爆炸,已知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
2011年4月25日凌晨1时13分,市119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大兴区旧宫镇小街一四层楼房发生火灾。接警后,市公安局迅速调集高米店、大红门等7个消防中队27部消防车近200名官兵及公安、交通、卫生急救等部门到场开展灭火、救护。凌晨2时,火被扑灭。经初步核实,事故造成17人死亡,24人受伤,30余人被安全疏散救出。
2011年5月1日,吉林省通化市的如家快捷酒店1日凌晨发生火灾事故,截至下午2点,这次火灾已经导致10人死亡,有41名受伤人员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3名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因为抢救伤员负伤,目前两人也是伤情严重。
7月22日凌晨4点左右,京珠高速从北向南948公里处,河南信阳明港附近一辆35座大客车发生燃烧导致41人遇难,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迅速赶到现场抢救出6人,其中一人重伤。
火灾是自然灾害中最危险、最常见、最聚毁灭性的灾害之一。
民用建筑火灾
1、商业建筑:易燃物多、人多
1993北京隆福大厦;2100多万元损失
1993唐山林西百货大楼:82人死亡
1996沈阳商业城:5500多万元
1998北京玉泉营大火
2、旅馆建筑:
对建筑布局、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不熟悉。
3、医院建筑:
病人行动不便,药品高温分解产生毒气,医疗设备起火,损失巨大。
4、影剧院建筑:舞台易起火
5、居住建筑:
厨房有可燃气体,家用电器超负荷,小孩玩火,高层住宅疏散困难。
我国城市防火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差,建筑物本身耐火能力低。
消防管网无法正常使用
2、建筑密集,城市规划布局混乱。
消防通道不畅,建筑物防火间距不足。
3、管理渠道不畅,全民防火意识差。
最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建筑电器使火灾危险性加大。
城区电线布置混乱,私接乱拉现象严重,电路绝缘老化,用电量增大,电线超过设计负荷。
5、城市缺少整体防火体系。
防火设计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一、建筑失火与火灾发展
1、起火原因:
明火、暗火、用电、雷击
2、火灾的发展和蔓延
1)火灾发展过程
火灾初起(5-20min)
A:及早发现,控制起火点(启动自动灭火系统)
B:建筑材料少用或不用可燃材料。
C:人流疏散的最佳时期。
猛烈燃烧(取决于燃烧物质的数量和通风条件)
A:设置防火分隔物,防止火势蔓延。
B:建筑结构耐火等级高,防倒塌。
衰减阶段
2)火势蔓延的途径
—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
A、由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
增大上下层窗口距离(设雨蓬、阳台),使气流偏离上层窗口。
B、火势的横向蔓延
通过内墙门、间隔墙蔓延。
C、火势通过竖井等蔓延
电梯井、楼梯井、管道井—类似烟囱作用。
吊装或其他用途孔道
D、火势由通风管道蔓延
通风道内起火,通风道吸进烟气→其他房间。
3、烟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
A: 一氧化碳中毒;烟气中毒;缺氧、窒息。
2)对疏散的危害
A:刺激眼、鼻、喉,视力下降,呼吸困难。
B:造成紧张心理状态。
C:烟气集中在上部空间,人弯腰行走。
3)对扑救的危害
A:不易找到起火点,难以辨别火势发展方向。
B:造成新的火源,产生爆炸,引燃其他物体。
4、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具备一定数量
助燃物(氧气、氧化剂):具备一定浓度
火源:具备一定能量
5、高层建筑与消防能力
1)高层建筑:
10层以上建筑,h24m的公共建筑。
2)消防车供水能力:
最不利条件下,直接吸水扑救火灾的最大供水高度约为24m。
三、防火、防烟分区
1、防火分区
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作为分隔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围内。
水平防火分区--阻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
垂直防火分区—防止竖向蔓延
2、防火分区大小
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