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防火及安全.ppt

发布:2025-02-26约1.4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安全疏散距离、防火间距、建筑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物,其中重点是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其他内容作一般了解。13.1建筑防火(1)可燃物质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2)助燃物质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氧气或氧化剂叫助燃物质(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称为火源。13.1.1建筑火灾简介13.1.1.1建筑物起火的条件火源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直接火源主要有四种:明火、电火花、雷击起火、地震和战争火灾间接火源主要有两种:加热自燃起火物品本身自燃起火12313.1.1.2火灾发展的过程建筑火灾的发展分为三个过程(图13.9):火灾初起阶段火灾猛烈燃烧阶段火灾衰减阶段13.1.1.3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与途径(1)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①热传导指物体一端受热时,通过物体分子的运动,将热量传至另一端的传热方式。②热辐射指热量通过空气为媒介,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传递的传热方式。③热对流指炽热的烟气与冷空气之间相互流动,使热量得以传递的传热方式。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由外墙门窗洞口向上层蔓延(如图)为了防止火灾向上层蔓延,可加大上下层门窗洞口之间的墙体高度,或利用外墙挑出的阳台板、窗楣板、雨篷等,使火焰偏离上层门窗洞口,阻止火灾向上层蔓延(如图)。火灾的横向蔓延火灾通过竖井或竖向空隙蔓延火灾由通风管道蔓延一是选择耐火时间较长的建筑结构,结合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合理选择建筑构配件的材料和构造做法。01二是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层数,限制建筑物内疏散走道的长度;或对建筑物内部进行防火分区。028.2.2.1建筑防火设计的任务8.2.2建筑防火设计8.2.2.2建筑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在分析建筑火灾蔓延途径的基础上,利用建筑物的原有构件或在建筑物内设置专门的防火分隔物,采用“堵截包围、穿插分割”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限定的区域空间,阻止火势快速蔓延,以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建筑防火分区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层数,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对防火分区的划分见表13.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对防火分区的划分见表13.6。表13.5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间备注最大允许长度(m)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一、二级≤9层的住宅和建筑高度≤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24m的单层公共建筑15025001.体育馆、剧院、展览建筑的观众厅、展览厅的长度和面积可根据需要确定;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三级5层1001200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不应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2.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两层四级2层60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医院不应超过一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