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练笔促习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以小练笔促习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总结
永泰县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组
?
“以小练笔促习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已经一年,在校领导的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确立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思想,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将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如下:
一、制度管理,促进自主研究。
为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课题研究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搞好我校《以小练笔促习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工作,更好地完善学校对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规范管理与保存, 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开展市级课题研究具体要求》,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细则,与教师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二、明确意义,促进积极研究。
“以小练笔促习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一是把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运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弥补了作文教学的难度大,要求高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练笔,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以进一步深读文本、内化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以课文为范本,从读学写,有效突破了有话难说的困难。二是把生活和写作、课内和课外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小练笔语言实践方式,让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眼观察生活,用笔描写生活,有效解决无话可写的难点。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教师充分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这一课题研究理念。
三、紧扣目标,促进有效研究。
(一)立足课堂,抓好随文小练笔。
1、在语文教材中寻找由于表达的需要,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有意留下“空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的地方。筛选有一定代表性的材料。每一年级中,能够进行写作训练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就选择那些在本年段写作训练中有一定代表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进行练笔,能对作文教学有真正地指导作用的结合点。
2、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反复训练,突出读与写的重点、难点和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写作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逐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3、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进行小练笔,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所以我们还必须重方法,讲实效。因此,练笔时,我们根据文本的特点对表达、过渡衔接等具体方法进行指导。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二)链接生活,抓好日常小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教师要以小练笔教学为突破口,架起一座通向阅读、生活、写作的立交桥,帮助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理念,形成个性化小练笔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素材库”,淡化题材要求,扩宽练笔渠道,鼓励多角度立意练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由爱读到爱动笔写的过程。
(三)激励引导,让学生热爱小练笔。学生优秀的小练笔、习作及时在班级里宣读,在作文园地上张贴,在校刊《七彩虹》上刊登,同时向有关报刊推荐发表,经常组织作文竞赛,评选写作高手等,以多种激励评价手段促进学生乐写、会写、善写,全面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四、搭建平台,促进深化研究。
(1)强化校本培训活动,提升理论水平。学校规定每周一下午第三节是校本培训时间。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有中心发言,并能制订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活动要有记录,做到资源共享及时反思总结,使学校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群体合作的学习过程。增强教师提出问题、驾驶教材的能力,增强教师自主研究意识,让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让教研真正助教师成长。教师通过研究发展自己,成为会教学,善研究,能撰文的科研型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提升实践水平。每学期每位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研究上一节课题研讨课,每周四上午为课题开课时间。在教研活动上,教师重点针对执教老师在练笔的指导、评价、效果上各抒已见,提出意见或建议,也可表达自己近段时间在开展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每学年开展一次课题实验汇报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与研讨的平台。
五、实践研究取得的阶段成果:
1、实验促进了教师群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小练笔促习作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验研究,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在2012年12月2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