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然辨证法概论-技术观.ppt

发布:2017-04-27约1.63万字共1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然辨证法概论——技术观;本讲的主要内容与结构;1 什么是技术? ;1.1 古代的认识;1.2 现代的认识 ;1.2 现代的认识;1.2 现代的认识 ;1.2 现代的认识 ;1.2 现代的认识 ;1.2 现代的认识 ;1.2 现代的认识 ;1.2 现代的认识;1.3 技术的起源;一、 技术起源于巫术;二、技术起源于游戏;三、技术起源于机遇;四、技术起源于社会需要;不能简单地把技术起源等同于社会需求 ;1.4技术的本质 1、“技术”的词源及变迁 techne technique technology 2、在技术本质上的多种观点: “方法技能说” “知识应用说” “劳动手段说”;古代的“技术”——方法技能 认为技术是指人们使用工具完成某项科研和生产任务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在西方,“技术”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techne),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能力等,相当于我国古代的“技”。例如“黔驴技穷”中的“技”???是这个意思,“技能比赛”中的“技”也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技”或“技术”是指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以后而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技巧,它明显带有主观性特征,与客观性的工具、器械等没有多大关系。 ;近代的“技术”——知识应用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技术对科学理论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了,最终导致了技术的理论化趋向,产生了技术科学,从而使得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中,科学、知识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开始视技术为客观的自然规律在生产实践中有意识的运用,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成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这时,“技术”一词也从最初的techne转变成technology,其后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在这里,“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指“工艺学”,即知识的应用。;现代的“技术”——物质手段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能够代替人类劳动的机器被制造出来了。以前单靠经验、技能不能办到的事,现在由于机器的工作而能够容易地办到了。 机器作为一种劳动手段,扩大了人的体力,仿佛延长了人体的四肢器官,补充和强化了人的技能、技巧。 由此,机器,包括它的初级形式——工具,在人类劳动活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们在使用“技术”一词的时候,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把机器和工具等物质手段包括进去,认为技术是劳动手段的总和, 是人类活动手段的总和,是所有劳动手段和工艺的总和。;1.5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1.6 定义技术的方式;从技术与人的关系出发 这是一种联系人性来理解技术的方式。 按照这种理论,技术制品是人的体外器官,它们是人的自然器官的模仿与延伸。 的确,人类的文明就是能够在体外完成一些仅凭他的自身器官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在今天,人类已经建立起一个相当完备的人造体外器官。如炉子是我们外部的胃,烹饪是一种预先消化的方式,使食物易于消化,甚至使不能吃的坚固纤维也能消化得掉。 图书馆是外部记忆银行,它们存储着比人脑能够管理的更多信息。 计算机是外部心灵,他们计算得更快,思维更敏捷。 汽车与飞机是外部的肌肉,提供比肢体更为有效的外部运动。 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外部的眼镜,它们显著地延伸了人的视力。;从技术与生产、经济的关系出发 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视野中,是一个企业乃至于地区与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可以改变竞争优势与产业结构,是竞争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种力量。 在这里,技术或者被理解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或者被理解为体现在工艺制造程序和产品设计上的专有知识与信息。 如经济学家罗森布鲁姆(D. H. Rosenbloom)认为,技术是企业发展、生产、传达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诀窍、技艺的理论与实务和总和。 技术可被具体化在人、原料、设备、程序、物理过程上,而关键技术却往往以隐含的型式存在,也即技术中最重要的部份(技术人力与经验)常不易以手册或规则程序等方式展现。;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出发 这是一种依据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来定义技术的方式。 这种方式有两极,一极是自主技术论或技术决定论,把技术视作社会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点看来,技术一方面超越于社会,是一种自主性的存在,超越道德与人类抉择的竟技场,另一方面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底、基础与前提,以及我们未来生活的最终决定者。 另一极是社会决定论,以及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把技术视作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一个社会建构。在这种观点看来,技术的产生、发展都受到社会的制约,是社会价值最终决定了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路径。然而,大多数人的对技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