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论科学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其一,求真务实精神;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创新型国家是主要相对于资源型国家及依附型国家而言的,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和科技日益进步的国内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历史的必然。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它的含义:第一个是经济层面,即经济的增长由依靠增加投入,消耗资源转变为依靠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第二个是制度层面,即法规、政策、制度要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创造,而不是保护落后,放任侵犯知识产权;第三个是思想文化层面,即要营造尊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依据具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使国家通过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打造和维护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环境,实现生产关系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新情况下,创新活动和现代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活动日益成为需要受到国家关注和体现国家意志的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对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提出了强大需求。?
科学精神能够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实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
科学精神,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相当程度上已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精神已经不再是一个精神世界的问题,而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的发展。当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科学真理拥有权威的时候,势必带来科学技术的广泛普及、深入运用和不断更新,这必然给经济的发展注入极大的活力。
科学精神,促进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上,而且表现在精神文明的发展上,缺少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社会进步至少是不全面不彻底的,甚至也会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更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精神文明的成果更能表现出一种新的更高的社会制度的旺盛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充实自我,掌握技能已成为众多中国人的人生内容。要使科学精神深入人心,使科学真理深入人心,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自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在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提升我国全民的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坚持务实、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此来推动制度重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将对熔铸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
2.如何看待当前气候异常等现象的出现?你如何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能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能动地改造世界。规律是客观不为人的意识所改变,但我们可以认识规律为人类造福。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或者没有按规律办事,那么必然会导致一些超出规律之外的结果,对我们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球吸收和释放的能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尤其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大气温室气体增加,造成全球平均温度发生变化。大自然平衡一旦被打乱,就会较频繁地出现气候“扰动”和“极端事件”的频发。因此我们对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看待。
对于当今气候异常,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办法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环境气候的冲击。我们要以系统的观点,全面发展、可持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于自然和谐共处。各国应从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最早、最多的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发挥应有作用,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先进节能技术援助,避免走发达国家老路;一步加强研究,协调各国气象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全面、立体的全球气象探测体系。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