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营运资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营运资金 一、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营运资金的特点 (1)流动资产的特点:投资回收期短、流动性、并存性和波动性。? (2)流动负债的特点:速度快、弹性高、成本低和风险大。 二、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 1.现金的持有动机 1)交易动机: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一般说来,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 2)预防动机:持有现金以应付紧急情况的现金需要。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3)投机动机:持有现金以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 利益而准备的现金需要。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 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 4)其他动机 2.现金的成本? 1)持有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 失的再投资收益。 2)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 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 3)短缺成本: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 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1.成本分析模式: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 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 而不考虑转换成本。 2.存货模式:将存货经济定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 例题1.某企业每月平均现金需要量为10万元,有价证券的月利率为 10‰,假定企业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控制目标为600元。 要求: (1)计算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的限额; (2)计算最低现金余额; (3)计算最佳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解析: (1)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 所以转换成本F=?TC2/(2×T×K)=6002/2×100000×10‰=180 (2)最佳现金余额为:=60000(元) (3)最佳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最佳有价证券交易次数=100000/60000=1.67次 最佳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0/1.67=18(天) 四、信用政策的确定 1.信用政策构成 (1)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 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信用标准的影响因素: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 押品和经济状况。 (2)信用条件: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给予或拒 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 现金折扣。基本表现方式为“2/10,N/30”。 (3)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 绝付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2.信用政策的确定方法 计算公式:信用成本前的收益=赊销净额-变动成本 决策原则: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的方案。 例.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万元。 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①?变动成本总额;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⑤?坏账成本;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3)计算以下指标: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4)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1)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2400/4000?×100%?=60%(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30%+20×20%+90×50%=52(天) ②应收账款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