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答案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1.doc

发布:2019-10-27约1.34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转换计算能力,特别是条件变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所以它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当然,也成了考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如09年全国文综I卷第24题易误选A项,第25题易误选①项。 2008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7道计算题,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利息率、纳税额、汇率、需求的交叉弹性等六个方面。 2009年高考的文综政治和政治单科试卷中出现了8道经济常识计算题,相对集中在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利润与生产成本、币值变化的影响,汇率变化等问题上. 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15道有关计算的题目,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货膨胀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企业利润、税收和税率、银行和投资理财、外汇和汇率等几个方面。 与计算题相关的考点知识不是集中在某一课,而是分散在经济常识上下册。如商品价值量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在第一课,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在第二课第二节,经济效益在第三课,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在第五课第一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集中在第五课第二节,股票价格、银行利润和利息在第三、六课,外汇和汇率在第八课。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及纸币发行量的计算;经济效益、利润的计算;增殖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银行利润的计算;利息、利率的计算;股票价格的计算;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的计算;外汇、汇率的计算等等。 近几年高考选择题出现的计算题不断变化,尤以09年高考最多,观其变化,今后计算题有增多的趋势,2011高考复习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计算型选择题一般涉及经济常识的内容,从整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显性计算题,即要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和计算公式并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9类: 二、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高考政治试题中计算题是目前命题的热点,也是考生面临的难点。热在与时政紧密联系,实用性强;难在考点分散,计算复杂。从近几年高考题中计算题的特点来看,组合型的计算题应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2011年高考的计算题会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同时,人民币升值、货币的发行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执行等许多热点问题也可以用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计算题的命题特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沉着冷静作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夯实基础。从近年来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来看,尽管其背景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层面纷繁,但这些题目大多是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试题的基础性特点十分显著。因此,过好教材关,准确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关注高考,明确高考计算题的类型和要求。《经济生活》中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有十个左右,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国民收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 4. 充分利用经典习题,寻找、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解题缺陷,严格规范自己解题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能力,加强计算题的专项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高考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善于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做好政治与数学跨学科之间的综合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计算题 相关计算公式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 /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 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 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 ? 单位商品价格= 价格总额/ 商品数量 ? 单位商品价格= 单位商品价值/ 单位货币价值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总时间/商品数量 1、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