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免疫学检测23章免疫学防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得到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 优点:一次免疫即可获得长久免疫力,类似自然状态下的轻型或隐性感染。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缺点:不易保存,存在回复突变的危险 如卡介苗,牛痘,麻疹等 死疫苗与活疫苗的区别 区别要点 死疫苗 活疫苗 制剂 杀死的病原体 活的、弱的或无毒的病原体 接种剂量及次数 量大,2-3次 量小,多为1次 副作用 大 小 免疫效果 较差,6月-2年 较好,3-5年 细胞免疫效果 不产生 产生 稳定性 稳定、易保存,有效期约1年 不稳定,难保存,4℃冰箱保存数周 常用疫苗 霍乱、伤寒、百日咳、流脑、狂犬病、甲肝及乙肝等疫苗 BCG、腮腺炎、麻疹、脊髓灰质炎、风疹及水痘等疫苗 3、类毒素(Toxid)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减弱而保留其 免疫原性。 白百破:白喉类毒素+ 百日咳杆菌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4、新型疫苗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结合疫苗 合成肽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的接种物 1、抗毒素(antitoxin) 是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具有 中和外毒素毒性的作用。使用时注意超敏反应。 2、人免疫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 分别由健康产妇胎盘血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 制成的生物制品:IgG和IgM 3、激活的淋巴细胞:TIL和LAK等 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1、免疫功能缺陷 2、高热,严重心脏病,肝肾病,甲亢等 3、妊娠期及月经期 4、湿疹及其他严重皮肤病。 计划免疫 有计划地进行人群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我国推荐的儿童免疫程序 年 龄 疫 苗 年 龄 疫 苗 出生时 卡介苗、乙肝疫苗 8个月 麻疹疫苗 2个月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1 1.5-2岁 百白破4 3个月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2,百白破1 4岁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4 4个月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3,百白破2 7岁 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 5个月 百白破3 12岁 卡介苗(农村) 二、免疫治疗 (一)治疗性疫苗 1.微生物抗原疫苗 2.细胞疫苗 3.分子疫苗 (二)抗体 (三)细胞因子 (四)过继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过继免疫治疗:是指给患者转输具有在体内继续扩增效应细胞的一种疗法。 如:给免疫缺陷患者转输骨髓细胞 给肿瘤患者转输特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或 非特异性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造血干细胞移植:用患者自身或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给患者,让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定居、分化、增殖,使其恢复造血能力和免疫力。常用脐带血 (五)生物应答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 1、免疫增强剂(IPA):是增强、促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和传染病的辅助治疗。 免疫增强剂只对免疫功能低下者起作用 免疫增强剂分类 分 类 举 例 细胞因子制剂 IL-2、TNF、IFN 微生物制剂 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脂磷壁酸 化学药物 左旋咪唑、西咪替丁 多糖类制剂 茯苓多糖、人参多糖 2、免疫抑制剂:是一类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 常见免疫抑制剂种类 分 类 举 例 抗生素 环孢霉素A、FK-506 单克隆抗体制剂 抗TC及亚群、抗MHC、抗IL和IL受体 激素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烷化剂 环磷酰胺 抗代谢药 硫唑嘌呤、5-氟尿嘧啶 2003春天“非典”疫情袭来的时候,已经74岁高龄的姜素椿教授不顾个人的安危,积极投入了“抗非”一线工作,在抢救北京地区首例输入型“非典”患者 时,不幸感染。为搞清病理、病机他组织了北京第一例“非典”死者尸检。姜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及时提出了“非典”患者恢复期的血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 疗途径,他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了“非典”康复者的血清,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后,仅23天就康复出院。为科学治疗“非典”留下了宝贵的临床医学资料和经 验 中国每年新增新生儿1600多万名,每年注射的疫苗超过10亿剂次。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每年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了终生残疾, 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也许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个不幸的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苦难。《南方都市报》记者郭现中历时3年,记录了其中的近六十个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