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学案(必修三)
一.教学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第一课时《指南录后序》
一、文言实词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层见错出( )
2.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
(3)为巡船所物色( )(4)以至于永嘉( )(5)几彷徨死( )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间 得间奔真州(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靡 望其旗靡,故逐之(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3)如 如扬州,过瓜洲杨子桥( )
4.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北虽貌敬( )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予分当引决( )
草行露宿( )日与北骑相出没( )道海安、如皋( )
二、指出下列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1)归而求国之策/死而死矣( )(2)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为( )
2.以 (1)然而隐忍以行( )(2)挟匕首以备不测( )3)几以捕系死( )
(4)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5)以资政殿学士行( )(6)将以有为也( )
3.则 (1)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2)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第二课时《五人墓碑记》
一、文言实词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 )
(3)敛赀财以送其行(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5)亦曷故哉( )
2.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3)吴之民方痛心焉(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发其志士之悲哉( )
而又有剪发杜门( )
(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其辱人贱行( )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 )
(3)固 轻重固何如哉( )斯固百世之遇也( )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 )
(5)徒 慷慨得志之徒(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6)按 缇骑按剑而前( )按诛五人( )
(7)得 慷慨得志之徒( )人皆得以隶使之( )
4.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去今之墓而葬焉( )/ 其疾病而死( )/ 缇骑按剑而前( )/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人皆得以隶使之(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 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身)不敢复有株治(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百姓)
二、指出下列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1)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 )
(2)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