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水害防治讲解.ppt

发布:2017-04-18约7.36千字共1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矿水害防治 ;目 录; 一、煤矿水害基本情况;;图1 2000~2011年全国煤矿水害伤亡情况柱状图;;;;; 老空水害危害性极大,据国家煤监局统计从2006-2010年全国共发生26起重特大水害事故,其中老空水害23起,占88%。; 老空水害事故在所有水害事故中所占比例示意图;二、水害事故特征与原因分析;;三、我国煤矿水害分区与水害特点 1. 水害分区;2. 分区水害特点 华北石炭二叠系岩溶-裂隙水害区 分布范围:阴山构造带以南,昆仑秦岭构造带东段以北,贺兰山构造带以东地区; 气候特征:亚湿润-亚干旱气候区; 降水量:400~800 主要水害含水层:煤层底板受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石炭系薄层灰岩含水层水害,浅部受松散含水层和地表水害威胁; 水害特点:矿井涌水、突水较为频繁,突水量达1000~120000 m3/h,采煤和矿井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图3和图4分别是潞安和晋城???区的煤层和含水层尺度图;华南晚二叠世岩溶水害区;;东北侏罗系裂隙水害区;西北侏罗系裂隙水害区;西藏-滇西中生代裂隙水害区和台湾第三系裂隙空隙水害区;;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煤矿共有905个 主要分布在:山西、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区;四、矿井充水条件;;;陷落柱突水案例;骆驼山煤矿“3.1”陷落柱突水事故示意图;;3、矿井充水强度;矿井充水强度的表示方法;矿井充水强度的表示方法;矿井充水强度的表示方法;影响矿井充水强度的因素;;五、《煤矿防治水规定》与煤矿水害事故分析;《煤矿防治水规定》总体结构;第一章 总 则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案例 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1起透水事故,造成56人死亡。新井煤矿属张家场乡乡办集体煤矿,始建于1992年,该矿批准开采4#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但于2005年10月,该矿主井却违规通过暗斜井延深至8#、11#、14-1#和14-2#煤层,进行超层采掘活动。 事故发生后,新井煤矿承包人及相关责任人不是积极组织抢险,而时蓄意逃避责任,瞒报事故被困人数,破坏调度出勤牌板,转移藏匿财务和销售台帐,删除计算机数据资料,抽逃和转移帐户资金,负责该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副矿长,该矿调度室主任、包工队队长等相关人员先后逃匿,后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经过40天的紧张排水,共排出井下积水42.2万m3,56 名遇难矿工遗体全部找到。 新井煤矿没有严格执行探放水的有关规定,从事故发生前的5月12日,邻近的同煤燕西一号井采空积水区的东13巷和东14巷,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滴水和淋水等透水征兆。东13巷附近的异常水文地质情况引起了矿方的注意,从东6巷抽调钻机到东13巷与东14巷之间进行探水,但遗憾的是,5月17日钻机在施工中出现了故障,5月18日安排修理。但就在透水征兆明显、尚未完成探放水工作的情况下,矿方没有停产,也未撤人,继续违章冒险组织生产,最终导致突水事故发生。 事故直接原因为: 新井煤矿在14-1#煤层掘进巷道透水征兆十分明显的情况下,未能严格按照防治水有关规程和条例,采取真正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仍违规在燕西1#井采空区附近组织生产,冒险作业,由于受放炮震裂松动、水压浸泡以及采掘活动带来的矿山压力变化影响,破坏了燕西1#井采空积水区的有限煤岩柱,最终导致了这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由矿井根据实际需要编制。 矿井应当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正完善。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见附录一。 『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防治水必备五种图件和图件数字化的规定。 ; 防治水图件是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基础,所编制的图件内容要真实可靠,并数字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对收集的资料和井下揭露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反映标注在各种图件上,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水害形成的规律和防治水措施。矿井不得建立两套真假图件应付检查。绘制数字化图件主要是便于及时修改,矿井应当至少每半年对相关图件进行修正完善1 次。 案例 2009年9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鑫泰煤业公司发生水害事故,死亡10人。该矿为乡镇煤矿,正在进行技改,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田内有一正在使用的水井,储水量约450m3。为了防止透水井,在井下施工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