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煤矿水害综合防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谈煤矿水害综合防治
2010年秋季吕梁隶属省煤运总公司的煤矿在一夜之间井下全部被洪水淹没陷于瘫痪,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害事故的经过:
秋季某夜零点班,该地区正在下雨,工人们正常下井工作,雨越下越大,信忽天地之间被水已连成了一体,叫人感到恐惧,值班矿长看看表,指针已过三点,预感到情况有些不妙,便紧急通知调度室命令井下所有工作人员停止一切作业,全部撤出升井,经过一番紧张的撤离工作至凌晨五点,清点下井人数,全部安全升井。这时,在主斜井的中部有一段巷道砌碹的底部往外冒水,水越冒越大,沿着斜井直灌井下,最后水将底板冲刷成两米多深的一道沟槽夹杂着泥砂将井下90%的巷道工作面及所有的机电、水泵、硐室全部灌满了泥砂洪水,至今未能正常生产,幸免的是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分析:
1、主斜井中部出水的地方是过去已采完结束的5#煤层废弃巷道。
2、现在采的是8#煤距5#煤层间距40~50m厚。
3、主斜井延深砌巷时,没有把5#层废弃巷道用水泥,料石砌够一定厚度并用水泥封灌牢固,而是只将主斜井砌成拱巷,便于运输,通风使用,墙外仍是空巷,所以墙体强度不够,密封性也差,严重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4、因矿井一般都建在山沟里,在矿井的上游1.5km的距离内有三道废弃的堤坝,下雨时洪水聚集在堤坝中,通过裂隙灌入5#层采空区,沿5#层废弃的巷道冲开主斜井砌碹墙根部,沿主斜井泻入井下,造成井下全部被洪水淹没。
5、因该矿井是刚完成兼并重组的矿井,煤运公司接管后领导班子是刚到任的新领导集体,而地方煤矿的人员流动频繁,真正了解该矿过去生产情况的人员不多,再加上图纸资料不全,虚假资料不实等原因,所以给了解该矿过去的开展情况,周边的环境概况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6、对该地区30年未曾下过的这场所暴雨估计不足。所以对上游的三道废弃堤坝未采取疏通,对地表的塌陷,裂隙未进行充填堵塞等措施。
总之对防治水害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才造成此事故的不可挽回。
我矿距上述矿井15km在黄河东侧,地貌形态为中低山区,沟纵横,地形复杂,部分地段是泥石流频发地段。现在采的也是8#煤,厚度为2.5m~3.4m,距地表130~120m,所以回采过后,地表的裂痕,塌陷非常明显,非常严重,因此雨季预防水害是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上部是4#煤的采空区,也同样面临着资料虚假不全,开采边界,采空区情况,积水情况不明等安全隐患,多年来列次透水事故都是因煤窑的乱采滥挖以及古窑资料信息不详,不明而酿成大祸。过去存在的问题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事实,关键是我们面对现实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可含糊,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怕麻烦,要认真踏实去研究,去工作,去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现象,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才实地勘察,认真讨论,统一观点,得出结论,针对性的组织布置,去排除水害隐患,要有分管领导专项临阵督导,抓好这项工作,并做防每旬向上级领导汇报进展情况和事态的变化。
在生活过程中,人们对探放水的重视不够,对真正的水害没有感性认识,事故没有掉在自己头上,思想总是麻痹的,在掘进作业中,投机取巧,省略探水工序时有发生。探水工作是水害防治工作中最根本的环节,探水孔的布置,探水的操作技能,探水时职工的安全意识都直接影响探水的效果。所以在防治水方面一定要求两周缪警钟常鸣。
为了将我矿的水害防治工作做好,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采掘生产过程中的超前勘探工作,探明采掘工作面煤层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含水层,老窑积水等水体实况,特别是4#煤层的开采范围,边界、面积、厚度、积水量、岩性及其距8#煤层的间隔距离等。为有效的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做好疏排水的工作,现在我矿中央泵房现有的三台泵、容量、排量、供电、防水门等都符合规程标准要求。但采区下山水仓水泵排水能力不够,要根据实际勘探数据,将采区水仓配备容量,排量足够大的水泵(一主一备),出水量够大的管路两趟,以及配套的双电源供电和控制设备施。
三、要组建专职的技术过硬的探放水队伍,将4#煤层的所有积水有控制,有计划的探放疏排出去,给采掘生产一个安全的感觉。
四、掘进队要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原则,确保掘进工作面左、右正前20m探水,班班到位,班班检查,并将检查探水孔的数量,布置、深度等项目列入安全检查表,形成安检人员的必查项目。
五、做好地面的防洪工程和渗漏充填工作
1、把矿区周围的河道以及主、副、风井、风机房、变电站、办公楼、车间、仓库等所有的排洪沟渠全部清理干净,修铺完善。
2、把有山洪滑泻的地方全部修建挡墙排洪沟护坡、高度、厚度、深度、强度要够,一定要把好工程质量关。
3、井田范围内的河沟,低洼处等易积水区要填平或开渠疏导,以免造成地下的渗漏。
4、对有裂隙、塌陷、钻孔的地方要用粘土,不泥等充填堵塞结实。
六、要经常对全矿职工进行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