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doc

发布:2017-06-08约2.5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m2,垛与垛之间不小于1m, 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m,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3m,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m。 7.5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随意入内。 7.6 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8 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及防火工作,提高公司自防自救能力,制定如下制度: 1)建立健全义务消防队的组织机构,适时更新、补充义务消防队员。 2)加强义务消防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队员业务素质。安委会负责队员的业务训 练考核及指导。 3)对车间、部门、班组等义务消防员,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的学习和灭火演练, 并记录培训档案。 4)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做到:熟悉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常识;熟悉公司内消防通道、重点 部位;熟悉掌握公司内部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熟悉报警和接警处理程序;熟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熟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熟悉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9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9.1 公司应加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工作,每年应对公司有关变更情况进行全面修 订。 9.2 公司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演练,每年演练不少于二次。 9.3 进行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人员。 9.4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 安全防护救护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0 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0.1 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必须由专门电工按规定进行实施,新设、增设、更换电气设备 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生技部、安委会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10.2 电气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10.3 储存化学品的库房,应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10.4 对使用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有关人员,公司应定期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有关人员的 消防安全意识。 11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1.1 公司将把平时演练情况、业务学习情况、日常消防工作、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公 司各部门、个人考评、奖惩的依据。 11.2 每年度公司将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11.3 对未依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相应处理。 11.4 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理。 12 高低压配电室防火制度 12.1 高低压配电室应保持清洁干燥,要有良好的通风,禁止吸烟及明火作业。 12.2 高低压配电室电气设备的各种接地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经常保持完整、准确、灵敏、 有效。 12.3 变压器、电缆等带油设备不得满油,经常检查各部件的功能和运转情况,发现问题 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修复。 12.4 每年在雨季之前要对避雷器进行检查、检测。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地零线,每年要 检测一次。 12.5 要经常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报告和整改。 12.6 要采取措施防止老鼠、蛇类、鸟类侵入,避免产生短路。 13 仓库防火制度 13.1 仓库内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并设明显标志牌。 13.2 仓库内部照明用灯,应使用60W以下白炽灯或大于60W具有防爆功能的灯具,禁止 乱拉乱设临时电源线。 13.3 应根据货物的不同性质分类存放。 13.4 严禁使用电热器。 13.5 各种灭火器材,消防设施不得擅自动用。 13.6 仓管员下班前要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在确认无问题后关闭电源,锁门离开。 13.7 知道所在部门灭火器材的位置并会使用各种灭火器,能熟练地掌握其性能、作用和 使用方法。 13.8 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仓库。 14 电、气焊防火制度 14.1 焊工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割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14.2 焊割前按规定进行“动火作业申请”,核准后方可进行。 14.3 焊割作业要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要仔细检查上下左右情况,周围的可燃物必须清 除,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靠措施加以保护。 14.4 盛过或盛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易爆场所焊割,在这些场所附近进行焊割时,应按 有关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14.5 焊割操作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14.6 电焊机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管道、金属道、金属架上,必须设立 专用地线,不得借路。 14.7 不得使用有故障的焊接工具。电焊的导线不要与装有气体的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