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经济学第三章.ppt

发布:2017-05-29约5.15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城乡维护建设税(城建税) 城建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其收入专用于城乡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城建税税率为7%;在县城的为5%;在其他地区的2%。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适用税率 六、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向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费用。它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上述三种税的税额为征收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3%。 七、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的33%(2008年1月1日内、外企业均为25%)比例税率。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一、投资的概念 1、狭义:为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储备流动资产而事先垫付的资金及经济行为。 2、广义:不仅包含狭义的投资而且包含为获得金融资产甚至包括与获得金融资产无关的货币投入。 3、要素:1)投资主体; 2)投资环境; 3)资金投入; 4)投资产出; 5)投资目的; 二、投资的分类 1、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1)直接投资:增加真实资产存量。 2)间接投资:购买股票,债券等,形成虚拟资产。 2、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递延资产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 (1)概念: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供长期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 (2)特点:价值转移的阶段性和价值补偿的多次性。 2)流动资产投资 (1)概念: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营运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2)特点:价值转移的一次性。 3)无形资产投资 (1)概念:可供企业长期使用而能带来收益,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2)特点: 长期性;无形性 4)递延资产投资 (1)概念:不能一次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如: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费用、开办费 (2)特点:递延 3、经营性投资和非经营性投资 4、重置投资和净投资 1)重置投资:折旧投资。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那部分资本存量所必须的投资。 2)净投资:净资本形成。新资产的追加。 三、投资的运行 1)投资的形成与筹集阶段 2)投资的分配阶段 3)投资的运用阶段 4)投资的回收与增值阶段 制造费用: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期间费用: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管理费用、财务费和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生产经营期间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筹资过程发生的其他费用) 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 生产经营期间成本 生产成本 期间成本 直接材料费 直接工资 :(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其他支出 :(职工福利)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 销售费用 二、经营成本 1、概念:项目总成本费用中扣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后的成本费用。 2、计算式: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 1)概念: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业务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与单位固定成本的区别 2)分类: (1)酌量性固定成本:通过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2)约束性固定成本:通过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不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折旧费、保险费等 一、折旧 1、概念: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减少的那部分价值。 (1)有形损耗:因受自然力的影响而发生的损耗; (2)无形损耗: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而引起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 2.影响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计算折旧的基数 (2)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 应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年限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1. 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