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说课(正式版)111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说课提纲 导游岗位群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定位 三、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 四、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示例 知识要点:科举制度 历史人物:唐伯虎 人物特点:科举不第、永不得入仕 历史事件:科举舞弊案 关键词:乡试 会试 殿试 解元 会元 状元 连中三元 趣味小知识:科举考试的背景、“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徐霞客等 六、课程评价与考核方法 校内实训条件 校外实训条件 3.教师团队 九、教学效果 谢谢! 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 * 《导游基础知识》 有配套word说课稿 课程定位 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情分析 课程评价与考核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资源 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程定位 学情分析 课程设计 课程定位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 课程定位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课程定位 学情分析 导游专业学生 导游证 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 课程与考证关系 旅游法律法规 导游实务 山西旅游景点 导游基础知识 中级 导游 初级 导游 高级 导游 特级 导游 课程与导游 岗位关系 导游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目标定位 导游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旅行社各部门基层人员尤其是导游应具备的相关基础知识与能力。 1. 课程性质定位:《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培养对象是导游专业学生。 培养拥有旅游行业基层岗位服务与管理能力,具备“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旅游学概论》 《旅游心理学》等前续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前续课程 后续课程 《中国旅游地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 等,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山西景点导游》 《导游实务》 《旅游法律法规》等,为导游资格证考试做好准备。 平行课程 2. 课程作用定位:本课程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为未来顶岗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国内主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构成和基本特点; 2.理解中国历史、民俗、地理、园林、建筑、宗教、饮食以及山西旅游的基本内容构成和文化内涵及相关常识。 1.具有国内主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识别能力; 2.具有对中国历史、民俗、地理、园林、建筑、宗教、饮食以及山西旅游基本内容构成和文化内涵的讲解能力。 3.目标定位 1.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 3.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4.具有创新意识。 在开设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等课程,具备相关知识的基础。 底子较差,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抵触心理,而对于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历史知识则充满好奇。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课本知识基础上增加趣味性,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加互动环节。 学生基础分析 学情分析 解决方法 二、学情分析 适应岗位需求 通过证书考试 注重实践应用 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 课程设计理念 突出工作实务 1.考虑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内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由浅入深,增加课程趣味性。 2.本课程正处于由传统教学方式向项目化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所以,在传统的理论讲授中,增加了大比例的实训、讨论、互动等环节,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接受。 3.在课程设计中,摒弃填鸭式教学,在每一章节中都引入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将艰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化教学。 4.授课内容、实训环节等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扎实的基础。 学生现场演示山西部分面食的制作方法 6 汉族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山西民风民俗 民族民风民俗 第六章 收集关于茶道的知识,实训室现场演练 6 名菜、名酒、名茶、山西特色饮食 中国特色饮食 第七章 课堂分组讨论 8 陶瓷、织绣、中药、文房四宝等 中国土特名产 第八章 角色扮演,现场导游 6 自然旅游资源的概况、分类及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 第九章 角色扮演,现场导游 6 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况、分类及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 第十章 实地参观城隍庙 4 古代建筑代表类型 古代建筑艺术(下) 第五章 观看纪录片 4 古代建筑概况及代表类型 古代建筑艺术(上) 第四章 由学生制作表格进行对比 9 中国四大宗教基本知识 宗教文化概述 第三章 多媒体展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