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质比例上长。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 (1)我们吃进去的脂肪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的膳食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动物性食物及脂肪摄入量迅速增加,谷类食物摄入下降,这种膳食结构很不平衡。 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有很多,并开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0年来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 猪肉仍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的脂肪含量很高,远远高于鸡肉、鱼肉、兔肉、牛肉等。 减少吃猪肉的比例,增加禽肉类的摄入量。 (2)每天吃的水果蔬菜远低于标准 按照“膳食营养金字塔”的建议,每人每天应吃200克到400克水果和300克到500克蔬菜。而我国居民水果和蔬菜的日消费量远远低于这一标准。 建议:蔬菜和水果有利于预防肥胖、糖尿病、肿瘤,国际上提倡每天吃蔬菜水果。 建议人们多吃蔬菜水果,而且还要多样化。 (3)口味儿虽变“淡” 吃的盐仍超标 我国居民的“口味”虽有所淡化,2002年我国居民每日平均摄入量降为12克,但仍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的两倍多。 食盐所含的钠和氯在膳食中都是必需的,但摄入过量的钠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做菜时切记少放盐。 作者名片: 徐增利 中国营养学会高级会员 济宁医学院副教授 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技师 淄博市营养学会副会长 秘书长 谢谢! 谢谢! *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 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多回家吃饭,享受食物和亲情。 传承优良文化,兴饮食文明新风。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针对孕妇、乳母、0—6个月,7—24月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老年人和素食人群等特定人群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对其膳食选择提出补充指导。 孕早期(12周以内):建议至少在怀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400微克的叶酸,并持续至整个孕早期。孕早期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预防妊娠高血脂症。 孕中期(13-27周),充足营养摄入要控制体重,一般孕妇在整个孕期中体重增加12.5公斤。如果体重增加18公斤以上,巨大儿的发生率会较高,容易造成分娩困难;但孕期体重增长也不能过少,否则可能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出生低体重儿。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3: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6:检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总结:记住这个时期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所有的营养需求,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东西,包括水和葡萄糖,新生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不需补钙!不需补钙!不需补钙! 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2: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进食但不强迫进食。 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5:注意饮食卫生和进食卫生。 6:定期检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平衡膳食算盘 油盐类适量 大豆坚果奶类2—3份 畜禽肉蛋水产品类2—3份 水果类3—4份 蔬菜类4—5份 谷薯类5—6份 针对老年人则建议注意谷类食物的烹饪方式,以细软容易咀嚼为主。老人消化能力减弱,因此粗粮吃多了会导致肠胃不适。 近年来素食主义已成为时尚,我国有不少的居民吃素。吃素,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容易出现蛋白质、铁和锌等微量元营养素的缺乏。素食者应当通过增加大豆和豆制品的消费获得优质蛋白质,经常吃一些全谷物、坚果和菌藻类的食物,还应选择多种烹调油,以满足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另外,新版膳食指南首次提及控制糖分摄入。提出对添加糖摄入量进行限制,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