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10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ppt

发布:2016-09-13约3.4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探究活动一】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 根 中华民族精神 魂 中华民族 【探究活动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三精一魂)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总结: 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2)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3)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探究活动三】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探究活动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其含义、作用、典故或事例分别是什么? 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勤劳勇敢 【探究活动五】 1、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共同体现着一个什么主题? 2.爱国主义的特征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我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警句?哪些历史故事或者你身边的事例体现出了爱国主义的精神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学子归来 课堂小结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之魂 ——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基本内涵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课后作业: 1.分正反两方对“抵制日货是爱国行为”和“抵制日货不是爱国行为”展开辩论。思考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 2.思考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内在联系。 4. “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 ) A、自强不息精神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A * * * * * *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基本内涵 含义 作用 典故或事例 团结统一 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和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土尔扈特东归 爱好和平 有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和下西洋,礼仪之邦 勤劳勇敢 不畏艰难英勇顽强,吃苦耐劳 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勇者不惧” 自强不息 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 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精卫填海 团结统一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材料一:在今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东北的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中有三块巨大石碑,碑文记述了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在远离祖国140多年后,于公元1771年自伏尔加河下游重返故土的经过,以及清政府对他们的安置情况。 ?? 土尔扈特部起程时有17万人,短短几个月中,竟有一半人死于归途的战斗以及饥饿和疾病。为了实现回归祖国的夙愿,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及“藏族反殖民”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材料二:藏族人民奋勇抵御英国殖民主义侵略,捍卫国家的统一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   应联合国要求,2004年中国向海地派出了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警察部队。 世纪宝鼎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 鼎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禁前后分别以金文铸有“世纪宝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