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 (共30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在高温(气温34℃以上)或强辐射(特别是湿度大、无风)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即中暑(热射病)。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总在不断发生变化着 B.尽管外界环境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是37oC C.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B 巩固练习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B 4.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成员 上午6h 上午9h 中12h 下午3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37.3℃ 37.4℃ 37.2℃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37.1℃ 36.9℃ 自己 (男、成年) 37.1℃ 37.3℃ 37.4℃ 37.5℃ 37.3℃ 37.1℃ 1.人体体温的动态变化 家庭成员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数据处理: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坐标曲线图 成员 上午6h 上午9h 中12h 下午3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37.3℃ 37.4℃ 37.2℃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37.1℃ 36.9℃ 自己 (男、成年) 37.1℃ 37.3℃ 37.4℃ 37.5℃ 37.3℃ 37.1℃ . . . . . . . . . . . . . . . . . . 体温 时间 36.8 37.0 37.2 37.4 6 9 12 15 18 21 自己 父亲 母亲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思考分析: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不同有微小的差异,一般青年人高于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 年龄相仿,性别不同 性别相同,年龄不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由上述分析可见: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 尽管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思考分析: 2.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动态变化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形态 分析思考: 输液常需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