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织学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教程.doc

发布:2017-04-28约7.29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备与工艺实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凸轮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多臂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投梭机构和打纬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卷取和送经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凸轮开口机构小样机、多臂开口机构小样机、1515织机、剑杆织机。 三、实验内容 观察五大运动的机构。 作业题: 1.开口机构的含义、作用以及类型。 2..凸轮开口机构原理 3.画出有梭织机平纹凸轮开口机构简图。 4.织机开口清晰度对织造有何影响? 5.投梭时间的早迟对引纬、织造的影响。 四、基本知识 开口机构 开口的含义: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的要求,把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运动,简称开口。完成开口动作的机构称为开口机构。 开口机构的作用: 1)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2)根据织物组织的要求,控制经纱的升降次序。 开口机构的类型: 1)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可用2-8页综框。 2)多臂开口机构——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达32页综框。 3)提花开口机构——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降。 一、凸轮开口机构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 例织制平纹, ·综框的下降:靠凸轮作用 左图是有梭织机织制平纹织物时的凸轮开口机构。综框下降内凸轮积极驱动,综框上升依靠两页综框的关联作用。此时,对应的凸轮对上升综框只起约束作用。因此这是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这种开口凸轮习惯上称为踏盘。图中凸轮1和2以180。相位差联结在一起,并固装在织机的凸轮轴(又称中心轴)3上。凸轮铀每—回转,就通过转子4和5使两根踏综杆6和7按相反的方向上下摆动一次,由吊综鞭护8连在一起的前、后页综框9和10做一次升(降)、降(升)运动,形成两次开口。前后综通过吊综带11分别吊在轱辘的小、大直径的圆周面上。这里,凸轮兼有带动综框运功、把经纱分开形成梭口和控制综框升降次序两种作用。梭口的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以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来决定,而综框的运动规律则由凸轮外廓曲线形状决定。 ·综框的上升:吊综辘轳回转时的联动作用 特点: ·中心轴(凸轮轴)每一回转,形成两次梭口; ·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决定; ·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廓形状决定。 织平纹时,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一转,则要开口2次. 2、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 1)按传动方式分 单动式:主轴一回转,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 特点:每页综框配置一把拉钩,拉动拉钩的一把拉刀由织机的主轴传动, 因此主轴每回转一转,拉刀仅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机构的结构简单,动作剧烈,织机速度受到限制,适合低速织机。 单动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每页综框只需配备一把拉钩(如图7-15),拉动拉钩的拉刀由织机主轴按1∶1的传动比传动,因此主轴一转,拉刀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由于拉刀复位是空程,造成动作浪费。 复动式多臂开口机构上,每页综框配备上、下两把拉钩,由上、下两把拉刀拉动。拉刀由主轴按2∶1的传动比传动,因此,主轴每两转,上、下拉刀相向运动,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可以形成两次梭口。 复动式: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 特点: 每页综框配置上、下两把拉钩,由上、下两把拉刀拉动。拉刀由中心轴传动,因此,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 机构动作比较缓和,能适应较高速度,应用广泛。 2)按纹板和阅读装置分: 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 3)按提综装置分:拉刀拉钩式 、偏心盘回转式。 4)按回综方式分:积极式 、消极式。 梭口 有关梭口的概念 梭口:开口时,经纱上下分开,形成引纬的通道,BC1DC2即为梭口。 上层经纱:BC1D; 下层经纱:BC2D; 梭口的几何形状 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综框的位置,即BCD; 梭口高度H:开口时经纱随综框上下运动时的最大位移C1C2(H) 经纱位置线 经纱位置线定义: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由织口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曲折线BCDE。 径直线:如果D、E两点在BC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是一根直线,称为径直线。 实际生产中,胸梁高低、织口位置、综平时的综眼位置一旦确定一般不再改变,经纱位置线的调整是指改变后梁的高低位置。 摩擦——摩擦是引起经纱断头的原因之一 改变摩擦大小的途径: 1、减小停经片对经纱的摩擦,合理选择停经片重量; 2、减小后梁对经纱的摩擦,适当减小后梁仰角; 3、减小综眼对经纱的摩擦; 4、减小钢筘对经纱的摩擦; 5、梭子对经纱的摩擦。 引纬 引纬的作用 将纬纱引入由经纱所构成的梭口,以便经纬交织,形成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