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案.doc

发布:2017-05-25约1.59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 州 第 六 中 学 福 州 建 筑 工 程 职 业 中 专 学 校 教 学 笔 记 教 研 组 任课教师 年级 科目 年 月 日 绪论及课堂常规(2 学时)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定义、学科分类。 2、学习土木工程地质的任务 方法能力 3、学习土木工程地质的任务的方法 社会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地质学科的情感 学习重点 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学习方法 学习难点: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学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工作任务)教学常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演示法 教师活动: 1、土木工程地质的定义 研究与土木工程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的一门学科。 2、为什么要学习土木工程地质 由土木工程建筑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和产生的地质问题决定的。 3、怎样学好土木工程地质 认真听讲 作好笔记 及时复习、总结 理解背诵 重点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 4: 学分和考试 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10% 期末成绩40%  学习任务二(工作任务)绪 论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多媒体演示 教师活动: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geology)的基本概念: 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实施过程中合理地处理和正确地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不良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是为了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地质因素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因而把这些地质因素综合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 3、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 ?1). 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作用。 即地质条件以一定的作用方式影响工程建设。 如:地震、软土地基、岩溶洞穴、滑坡、崩塌…… 2.) 人类的工程活动又反作用于地质环境。 ??如: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库修建诱发地震;人工开挖引起边坡破坏;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调查研究和解决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研究目的是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评价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对建筑物或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工程地质工作的三大支柱:1)构造地质与岩体结构(2)工程地质力学(3)地质技术  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地质学方法 (2)实验和测试方法?(3)计算方法?(4)模拟方法 1)、岩土体的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2)、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研究 3)、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4)、区域工程地质研究 二、工程地质学的作用及其发展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60年代 第二阶段:到6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 1.大力开展地质工程研究 2.加强地质预报研究 3.加强地质体的改造 4.加强环境地质工作 一、教学常规 1、基本概念 2、学习方法 二、绪论 1、主要研究内容 2、工程地质学的作用及其发展 教学反思: 1、 2、 环保与安全教育 1、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课堂内不吃食物。食物垃圾要进垃圾桶。 2、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1)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用眼不要超过50分钟,每用一小时应休息10分钟。 (2)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在走动、乘车时看书。 (3)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眼,感到疲劳时,应先休息。 (4)多吃些诸如羊肝、猪肝、牛奶、鸡蛋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 (5)经常远眺,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  地球的基本知识(2课时)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一般特征 2、掌握固体地球的层圈结构 3、理解地壳及地质作用 方法能力 结合现有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解释地质作用的存在与特征,启发学生利用“将今论古”‘“以故论今”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社会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地质学科的情感 学习重点 本章重点在于对地球基本结构的认识;。 学习难点: 难点为对内外地质作用的理解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学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工作任务)?地球的形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多媒体演示法 教师活动: 提问:抛开现有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如何认识地球,如何猜测和证明地球的形状?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最早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