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总结.ppt

发布:2017-11-08约1.34万字共1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试时间地点 19周(三),1月7日,上午10:00-12:00 地点:科会101,科会201 答疑:1月5日,上午9:00-11:00 地点:严恺馆505 鲁程鹏手机 QQ二、水库浸没 1.水库浸没的地质条件分析 主要与库岸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其次还与水文气象、水库运行管理以及人为活动有关。尤其是平原河谷或山间盆地多形成浸没。 三、水库塌岸及边岸再造 指蓄水后,周边岸坡在水位升降和风浪冲蚀作用下,发生坍塌破坏,并逐渐再造形成新的稳定岸坡。这过程中可能蚕食农田,威胁甚至破坏建筑和交通线路,形成水库淤积,还可能诱发大规模的岩崩、滑坡、堵塞航道,危及大坝安全。 1.水库边岸的再造过程 蓄水浸泡,岸壁塌落→浪蚀龛和浅滩→岸壁后退,浅滩增大→稳定岸坡形成 四、水库淤积问题 1.重要性 影响水库正常效益、关系水库寿命。 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主要任务是查明来源。 3.防治措施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增设清淤 排砂工程、水库管理等。 五、水库诱发地震 1.成因 地质体水压力增大、重力场和应力场改变,发生地球物理及化学变化,地质体储能,超过极限,岩体破裂,诱发地震(地质体储能+水的作用),其震源浅,震中在库区范围内。 2.类型 应力型:主要发生在新构造活动断裂区,震级高,震源 深,主震滞后时间较长; 重力型:主要由喀斯特溶洞塌陷,滑坡或山崩引起,震 级低,震源浅,震中呈点状分布或原地重复出 现; 重力应力型:主要发生在断陷盆地、巨大重力梯级上的喀 斯特发育带,震级中等,震中呈点线结合形 式分布。 * 二、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 结构面 岩体破坏与结构面特别是软弱夹层有关,因此一般情况下结构面的性质(平整、起伏、光滑)、规模、数量以及分布规律等影响岩体稳定性及工程建设。 1. 结构面(尤其是软弱结构面) 原生结构面:泥质含量高,岩性软弱,易泥化;或成岩后片理发育,岩性软弱,易风化。 构造结构面:含有断层泥破碎带,往往延伸很深,增加岩体透水性,促使其他物理、化学、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 次生结构面:破坏其完整性,影响稳定性,尤其是河谷底部的卸荷裂隙,具有泥质填充物,危害水工建筑物。 2. 岩体岩性 (1)岩性特征:岩性不同,物理力学性质就不同,必然影响岩体稳定性。 (2)软弱夹层: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结构面,相对于岩体主体其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相对软弱。容易发生层间错动,容易在风化、侵蚀等作用下,首先破坏,为其他作用创造条件,影响岩体和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必须注意其成因、性质及分布。 3.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可扩大岩体原有裂隙,使得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发生改变,例如抗水性降低、亲水性(膨胀性/崩解性/软化性等)增强、压缩性增大、孔隙性增加、透水性增加等,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地下水作用 改变岩体性质,如加速岩石(体)特别是软弱夹层及裂隙充填物的风化、软化及溶解等;同时可改变岩体的受力状态,如水压力变化产生渗透压力。如实际中的岩溶,就是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当然对供水有意义,但对于工程却并不是好事。 5.岩体中的天然应力 主要是与上覆岩层的重量有关的垂直应力和构造应力。施工破坏原来受力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产生应力能量释放,影响岩体稳定性,使建筑物安全受到威胁。 如实际中采矿时造成透水(广西南丹)、水库诱发地震等。 第七章 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第一节???坝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 1、挡水建筑物:如坝(橡胶坝)、闸 2、泄水建筑物:如溢洪道、泄洪洞 3、取水或输水建筑物:隧洞、渠系建筑物 一、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所谓工程地质条件,可理解为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 1.土石类型及性质:如坝基(岩基/土基)等; 2.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面(原/次)、 土体结构; 3.地形地貌条件:地表形态、高程、地势高低、山 脉水系、自然景物、森林植被、人工建筑物分布 等;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含(隔)水层埋藏条件、厚度、岩层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地下水的水质等; 5.自然地质现象:岩石风化、冲沟、滑坡、崩塌、 泥石流、喀斯特等自然地质现象; 6.天然建筑材料:产地距离、开采条件、质量、数量等。 7.地质物理环境:地应力及地热条件等。 二、水工建筑物的常见工程地质问题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