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肺肿瘤的影像诊断--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晚期周围型肺癌 X线: 1.肺内球形肿块影,可见分叶、短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 2.厚壁偏心空洞 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 肿块,毛刺 周围型肺癌----分叶状肿块,毛刺 周围型肺癌----空洞 周围型肺癌----空洞 周围型肺癌 右肺癌----右膈升高、膈N麻痹 中晚期周围型肺癌 CT表现: 1.对肿瘤边缘、形态、瘤周表现、内部结构及密度变化显示更为清楚。尤其是薄层高分辨力重组CT。增强扫描时CT值增加可大于20HU。 2.转移: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脑、骨、肾上腺、肺内、肝 支气管播散、种植 邻近器官转移:胸膜、肋骨、脊椎(椎弓根) 图33-肺鳞癌 右肺下叶中高分化鳞癌 (SQ.CA)-病灶边缘毛糙 ,内见偏心空洞,内壁不 规则,见结节向腔内突起 弥漫型肺癌 早期: 孤立的结节状或肺炎样浸润影 晚期: 弥漫性病变: 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结节状或班片状影 片状癌性实变:融合 弥漫型肺癌 弥漫型肺癌 肺转移瘤 血道 肺野外围多发圆形小结节 中、下野多见 淋巴道 癌性淋巴管炎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 纵膈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 诊断要点: 肿瘤定位=定性 侧位分区:9区 前纵隔—胸骨后心影前 中纵隔—心影部分 后纵隔—食管后方 上纵隔:胸骨柄胸4下缘以上 中纵隔:胸4-8椎体下缘间 下纵隔:胸8下缘以下 肿瘤形态 肿瘤密度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 学习目的 一、了解肺癌、肺转移瘤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肺癌的病理过程及分型。 三、掌握肺癌、肺转移瘤的X线、CT表现; 四、了解纵膈的分区,熟悉纵膈原发肿瘤的好发部位。 肺肿瘤----分类 原发性 恶性 继发性 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 良性 肉瘤 支气管肺癌(9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早期可无临床症状, 晚期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发热等 继发症状:反复发作阻塞性肺炎 转移所致症状:头痛、骨痛、腹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病理: 起源:支气管上皮、肺泡或腺体的上皮细胞 发生部位分型: 中央型:肺段和段以上支气管 周围型:肺段以下支气管 弥漫型肺癌:细支气管、肺泡上皮——较弥漫 病理分型: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鳞癌、腺癌、复合癌、大细胞癌 中央型肺癌 检查方法:早期中央型肺癌首选CT检查 中晚期肺癌X线检查可发现异常征象,但容易误诊和漏诊,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扫描)能很好的展示病灶、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的分期。 中央型肺癌的演变过程 支气管明显变窄或截断 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气道无明显狭窄,肺内无异常,轻度狭窄可无异常或轻度的阻塞性肺气肿改变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央型 中央型肺癌X线表现: 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央型 直接征象: 一.肿瘤本身:早期:1.支气管内壁局限增厚;2.支气管腔内结节影;3.向管壁内外生长的肿块。 X线表现:1、2X线无异常;3表现为肺门肿块, 呈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形。 二.支气管改变(CT的表现) 支气管管壁的不规则: 鼠尾状狭窄或“锥形”、“杯口状”截断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央型 间接征象: 支气管阻塞 不完全性: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炎:同一位置反复感染 完全性:肺不张 转移途径: 淋巴转移: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 血行转移:脑、骨、肾上腺、肺内、肝 支气管播散、种植 邻近器官转移:胸膜、肋骨、脊椎(椎弓根) 中央型肺癌 早期 中晚期 病例1: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1 正常 病例2:右上叶不张----反“S”征;右下肺癌并肺不张——右膈上抬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3病程进展 2001-1-2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3 2001-4-18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病例3 2001-6-28 数字影像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3 2001-8-8 中央型肺癌----病例4 阻塞性肺炎 中央型肺癌、肺门纵隔转移 中央型肺癌病例5 中央型肺癌 左中央型肺癌----全肺不张(与大量胸腔积液鉴别)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周围型 早期周围型肺癌:直径≤2cm,无远处转移 直接征象: X线平片:表现为肺野内单发形态不规则结节,常见分叶、毛刺征或胸膜凹陷征。 CT:1.磨玻璃结节(GGN):X线胸片难以发现,均匀性和混杂性 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结节 实性小结节 边缘:清 形状:圆形、毛刺、分叶状、胸膜凹陷征 密度:空泡征及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