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 论 研 究·人 力 资 源
高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古银华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摘 要:高校属于教学科研单位,其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有着独特的特征与规律,充分掌握这
些特征和规律,加强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是确保高校快速、健康、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 特征 现状 措施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专 其次,从劳动成果来看,高等教育具有后显性,教学质量
门人才而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或体力的劳动者 要靠学生走向社会后用实践来检验,考评难度也很大。
的各种能力的总称。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规 1.5具有可共享性,流动性强
模日益壮大,其人力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掌握高校人力资
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安排很灵活,同一名高校教师的知
源的特征和现状,加强对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是
识、技能、能力和体力可以被多家单位共有和重复使用,很
确保高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多单位也对人才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因此,高
1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征 校人力资源呈现出可共享性和很强的流动性。目前高校人才
流动呈现出“人往高处走”的单向流动特征,这将加速“两
1.1文化程度高,蕴藏量极其丰富 级分化”,造成部分高校因人力资源饱和而浪费资源,而另一
高等教育的任务决定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由高素质的 部分高校因人力资源不足而停滞不前。
人才来担任;且高校具备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和氛围,又促
2 高校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分析
使高教工作者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因此,高校成了云
集各领域高端人才的场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 2.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1.2创新能力强,具有突出的高增值性 与企业相比,高校的兴衰对其管理者利益的影响不够
人力资源的智力价值,即掌握了知识、技能和经验的 大。高校管理者与高校的关系是承担“有限责任”。与此同时,
人所带来的投资收益率,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形态的资本的收 高校的许多管理者身兼数职,往往还有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
益率,这便是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高校人力资源的高增值 因此高校管理者很难像企业管理者那样重视像人力资源管理
性主要是因为高校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 这类战略性、长远性的工作。
科学研究方面,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创新 2.2人力资源缺乏长期规划
能力而带来的投资收益率相当高。
很多高校管理者更重视任期内完成国家下达的师资指
1.3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占据主导地位 标,而往往忽略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从实际情况看,在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 个任期内进行人力资源长远规划,待到初见成效时管理者的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 任期将满,所以很多高校管理者更重视能在任期内见成效的
需要。高校人力资源较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更注重精神 工作,而不愿冒风险去关注成效滞后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上的需要,更需要得到尊重,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3教师精力投入不够,人才流失比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