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极管三极管选编.ppt

发布:2017-04-24约1.81万字共3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 2.掌握PN结的形成以及PN结的特点 3.二极管的结构、符号与特性 4.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和伏安特性曲线。 教学重点: N,P型半导体以及PN结的特点,二极管的特性;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和伏安特性曲线 教学难点: PN结的形成;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第一节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 半导体三极管;一、半导体的概念   金属导体内的载流子只有一种,就是自由电子,而且数目很多,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绝缘体中载流子的数目很少,因而导电性能很差,几乎不导电。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数目也不多,远远低于金属导体,其导电性能比导体差而比绝缘体好。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半导体。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硒(Se)和砷化镓(GaAs)及其他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半导体一般呈晶体结构。;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纯净的不含任何杂质、晶体结构排列整齐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的最外层电子(称为价电子)除受到原子核吸引外还受到共价键束缚,因而它的导电能力差。 价电子从外界获得能量,挣脱共价键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这时,在共价键结构中留下相同数量的空位,每次原子失去价电子后,变成正电荷的离子,从等效观点看,每个空位相当于带一个基本电荷量的正电荷,成为空穴。  ;共价健;四、N型和P型半导体; 掺杂后空穴数目大量增加,空穴导电成为这种半导体的主要导电方式,称为空穴半导体或 P型半导体。;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P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 主要是 ,N 型半导体中的电流主要是 。 (a. 电子电流、b.空穴电流) ;  五、PN结    1.PN结的形成 在一块纯净的半导体晶片上,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在两边掺入不同的杂质,分别形成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它们的交界面就形成了PN结。; PN结的形成机理; PN结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取一个PN结分别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实验证明如图(a)所示电路的灯泡发亮,说明此时PN结电阻很小, 处于“导通”状态。当把电路切换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时灯泡不亮了,说明此时PN结电阻很大,处于“截止”状态。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原理;2)PN 结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PN 结变宽;第一节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 半导体三极管;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结构   在PN结的两端各引出一根电极引线,然后用外壳封装起来就构成了半导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如图(a)所示,其图形符号如图(b)所示。;  二、二极管的类型   二极管按制造材料分类,主要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按用途分类,主要有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 按接触的面积大小分类,可分为点接触型和面接触型两类。;(1) 点接触型;(2)面接触型;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  (1) 正向特性。 0A段称为“死区”,在这一区间,正向电压增加时正向电流增加甚微,近似为零。在该区,二极管呈现很大的正向电阻,对外不导通。 AB段称为正向导通区,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电流急剧增大。此时二极管电阻很小, 对外呈现导通状态,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闭合的开关。二极管在导通状态下,管子两端的正向压降很小(硅管为0.7 V,锗管为0.3 V),而且比较稳定,表现出很好的恒压特性。 但所加的正向电压不能太大,否则PN结会因过热而被烧坏。 ;  (2) 反向特性。 0D段称为反向截止区。当反向电压增加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几乎保持不变。此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记作IS 。IS愈大,表明二极管单向导电性能愈差。小功率硅管的IS小于1 μA,锗管的IS为几 μA~几千μA。 这也是硅管和锗管的一个显著区别。这时二极管呈现很高的电阻,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断开的开关,电路呈现截止状态。 DE段称为反向击穿区。 当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 反向电流急剧增大, 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发生反向击穿时所加的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记作UBR。反向击穿电压愈大,表明二极管的耐压性能愈好。反向击穿后的电流不加以限制,PN结同样也会因过热而被烧坏,这种情况称为热击穿。  ; 1.最大整流电流IFM   IFM是指二极管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