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公共部门管理的变革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为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二、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 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 非营利组织的建立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带有很强的公益色彩为宗旨理念,同时它的构建具有较强的志愿性,在提供某些公共物品时比政府更具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 整个20世纪90年代,老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都努力刺激地方志愿活动的发展,主张发挥它们在预防犯罪、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作用。小布什政府上台伊始也提出要通过与宗教团体签订合同或者直接提供资金的方式,由宗教团体承担部分地方社会福利工作。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提出挑战 公共行政与管理意识的扩大 公共管理的价值 对公共服务的强调 设计更民主、开放的公共组织 参与机制的建立 非营利组织履行 公共管理职能时存在的弱点 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质,使其不能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法律执行领域的服务 在涉及运用公共权力领域,其提供的服务的能力受到限制 组织的活动同样存在类似政府的寻租、腐败、效率不足,以及企业的垄断等 (三)公共管理中的NPO与政府 1、合理分工 NPO产生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在政府和NPO均能履行的许多功能上,依靠NPO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非营利组织与公共事业改革 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一种功能性反映,为人类前进道路遇到的解决社会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有人称之为“后现代的”。在世界各国,非营利组织都是一种组织公共事业运营的重要形式。 思考题 公共管理的特点 NPO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 NPO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时存在的弱点 我国NPO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试题型 填空题10个(10分) 判断题5个(10分) 名词解释4个(16分) 简答题5个(40分) 论述题2个(24分) 5、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 6、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地方分权 7、从机械式的官僚组织到有机式的适应型组织 8、从人治到法治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事业性NPO (1)随着政事分开和事业单位社会化,将有大量的事业单位面向市场经济和社会开展服务,大大提高中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水平 (2)事业单位结构的调整,可改变以往效率普遍低下,缺乏竞争的弊端,对改善政府的公共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3)依靠社会力量兴办各种事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对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发挥重要作用 2、社会中介组织 (1)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改善政府职 能,有助于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 (2)在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3)在行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公共部门 管理遇到严峻挑战,建构在韦伯官僚体系下的 公共行政出现合法性危机。在一些发达 国家,处于对技术革新、全球化挑战的回应, 政府公共部门进行了重大变革。公共管理 成为90年代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公共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or Public Management),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在西方,它源于20世纪初形成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后于70年代末期开始因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取向的强烈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如今它已经成为融合了公共政策、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大学科门类。 1、管理主体多元化。参与管理的主体已不只是政府部门,而是包括非营利组织甚至私人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 4、管理理念的变革。从以往居主导地位的僵硬的科层体制转向一种更加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形式。 3、管理机制和手段的变革。改善管理机制,使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是公共管理核心关注的问题。 2、管理客体扩展。公共管理涉及国家政权统治,公共事物管理与服务,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等。 公共管理的特性 (一)公共服务方面,非营利组织的主要功能 1、发展公共政策,非营利组织在直接参与社会事物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公共问题 6、促进积极的公民精神和扩大社会参与 4、直接提供公共服务 3、监督政府 5、维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