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液体渗透检测方法(PT)
(渗透检测培训大纲-TC-4)
PT Ⅰ级人员
1 引言
1.1 无损检测和液体渗透检测简史
1.2 液体渗透检测目的
1.3 液体渗透检测基本原理
1.4 工业液体渗透检测类型
2 液体渗透检测程序
2.1 工件的准备
2.2 充足的光照
2.3 给工件施加渗透剂
2.4 表面多余渗透剂的清除
2.5 施加显像剂及其干燥
2.6 检测及评定
2.7 后清洗
3 各种渗透检测方法
3.1 ASTM和ASME标准: ASTM E 1208,1209,1210
3.2 各种渗透检测方法的特性
3.3 各种渗透检测方法的应用
4 液体渗透检测设备
4.1 液体渗透检测装置
4.2 液体渗透检测的照明
4.3 液体渗透检测的材料
4.4 液体渗透检测的注意事项
PT Ⅱ级人员
1 概述
1.1 基本原理
1.2 各种方法的流程
1.3 设备
2 渗透检测方法选定
2.1 各种方法的优点
2.2 各种方法的缺点
3 检测及显示评定
3.1 概述
3.1.1 各种材料中的固有不连续性
3.1.2 显示的原因
3.1.3 显示的外形
3.1.4 显示出现的时间
3.1.5 显示的持久性
3.2 影响显示的因素
3.2.1 渗透剂的使用
3.2.2 前处理
3.2.3 采用的工艺
3.3 裂纹的显示
3.3.1 凝固过程中产生的的裂纹
3.3.2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
3.3.3 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纹
3.4 气孔显示
3.5 特定材料形成的显示
3.5.1 锻件
3.5.2 铸件
3.5.3 板材
3.5.4 焊缝
3.5.5 挤压件
3.6 渗透检测显示评定
3.6.1 真显示
3.6.2 伪显示
3.6.3 相关显示
3.6.4 非相关显示
4 检测程序和标准
4.1 检测程序
4.2 标准/规范
PT Ⅲ级人员
1 原理和基础
1.1 液体渗透过程原理
1.1.1 渗透过程变量
1.1.2 被检工件因素对过渗透程的影响
1.2 理论
1.2.1 渗透检测物理基础
1.2.2 渗透过程变量的控制和测量
1.2.2.1 表面张力,粘度及毛细管形成
1.2.2.2 渗透性,可水洗性和乳化的测量
1.2.2.3 对比度,亮度和荧光
1.2.2.4 材料污染
1.3 渗透方法的选定
1.3.1 渗透和其它方法的不同
1.3.2 渗透检测与其它方法的权衡
1.3.3 方法之间的潜在冲突
1.3.4 有资格/无资格(人员)使用渗透检测的因素
1.3.5 渗透检测技术的选择
1.4 液体渗透检测过程
1.4.1 工件的准备
1.4.2 对工件施加渗透剂
1.4.3 表面多余渗透剂的清除
1.4.4 显像剂的施加和干燥
1.4.5 显示评定
1.4.6 后清洗
1.4.7 注意事项
2 渗透检测设备和器材
2.1 液体渗透检测装置
2.2 液体渗透检测照相
2.2.1 白光灯强度
2.2.2 黑光(荧光)灯强度,预热时间等.
2.2.3 物理与生理的差别
2.3 液体渗透检测材料
2.3.1 溶剂去除型渗透材料
2.3.2 水洗型渗透材料
2.3.3 后乳化渗透材料
2.3.3.1 水基(亲水性)
2.3.3.2 油基(亲油性)
2.3.4 双重灵敏度
2.4 渗透材料的试验和维护
3 渗透检测显示评定
3.1 概述
3.1.1 渗透剂显示特征
3.1.2 显示的持续性
3.2 影响显示的因素
3.2.1 渗透检测优选程序
3.2.2 工件准备(预清洗,拆卸等)
3.2.3 环境(光照度,温度等)
3.2.4 喷丸、机加工等对渗透检测的影响
3.3 由不连续产生的显示
3.3.1 金属材料
3.3.2 非金属材料
3.4 相关显示和非相关显示
3.4.1 真显示
3.4.2 伪显示
4 渗透检测程序
5 安全卫生
5.1 毒性
5.2 易燃性
5.3 电子危害
磁粉检测方法(MT)
(磁粉探伤NDE培训大纲-TC-2)
MT Ⅰ级人员
1 磁铁和磁场原理
1.1 磁场理论
1.1.1 地磁场
1.1.2 磁化材料周围的磁场
1.2 磁学理论
1.2.1 磁极
1.2.2 磁学定律
1.2.3 磁场对材料的影响
1.2.3.1 铁磁性材料
1.2.3.2 顺磁性材料
1.2.4 非铁磁性材料的磁特性
1.3 与磁粉探伤有关的术语
2 磁场的特性
2.1 条形磁体
2.2 环形磁体
3 材料中不连续性现象
3.1 表面裂纹
3.2 划伤
3.3 近表面缺陷
4 通电磁化
4.1 周向磁场
4.1.1 围绕直导体的磁场
4.1.2 右手定则
4.1.3 通电零件的磁场
4.1.3.1 长圆柱形有规则零件
4.1.3.2 不规则形状的零件
4.1.3.3 管状零件
4.1.3.4 带槽带孔零件
4.1.4 在零件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