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北京高三一模化学选择题汇编题稿.docx

发布:2017-03-25约8.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聚乙烯盒 铁罐车 铝制饭盒 可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可用于盛装食品 可用于运输浓硫酸 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OH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CaO可防止月饼等食品氧化变质 C.氢弹中用到的2H、3H互为同位素 D.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可使其变性 D.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 9.依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推断,下列不正确的是 A.碱性:KOH>NaOH B.氧化性:Cl2>S C.稳定性:HBr>HI D.酸性:H3PO4>HNO3 10.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X中试剂 Y中试剂 A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B 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 水 浓硫酸 C 验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并收集 CuSO4溶液 KMnO4 溶液 D 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 饱和NaHCO3溶液 浓硫酸 11.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粉溶于氯化铁溶液:Fe + 2Fe3+ = 3Fe2+ B.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 + 2H2O H2S + 2OH- C.氯水具有漂白性:Cl2 + H2O 2H+ + Cl- + ClO- D.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2H+ + 2Cl- H2↑+Cl2↑ 12.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NaHCO3的性质:常温下,配制0.10mol/LNaHCO3溶液,测其pH为8.4;取少量该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加入CaCl2促进了HCO3-的水解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CO3-+Ca2+==CaCO3↓+H2CO3 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2c(Ca2+)=c(HCO3-)+2c(CO32-)+c(Cl-)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化学试卷 2016.4.1 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 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7. N2 (g) 与H2 (g) 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    B.Ⅳ中NH2 与H2 生成NH3 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   D. 8.下列检测方法不合理的是 9.某厂用Na 除掉苯中的水分。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 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 。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 A.打开反应釜,将Na 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B.向反应釜通入Cl2 , Na 在Cl2 中燃烧生成NaCl C.向反应釜加大量H2 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 D.向反应釜滴加C2 H5 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 10.《常用危险化学用品贮存通则》规定:“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 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下列 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贮存液氮的钢瓶防止阳光直射: B.硝酸铵遇热爆炸: C.干燥的 AlCl3遇水产生气体: D.火灾现场存有电石,禁用水灭火: 11.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12.某同学做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Ⅰ、铁片Ⅱ均未被腐蚀 B.用溶液检验铁片Ⅲ、Ⅳ附近溶液,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C.铁片Ⅰ、Ⅲ所处的电解质溶液浓度相同,二者的腐蚀速率相等 D.铁片Ⅳ的电极反应式为 丰台区2016年高三年级化学统一练习2016.0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6.下列我国古代制品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器 B.瓷器 C.石雕 D.竹简 7.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稳定性: H2O NH3 B.碱性: NaOH Al(OH)3 C.氧化性:F2 Cl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