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共30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命 物质 细胞膜 外界环境 外界环境 细胞 细胞膜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来 细胞膜像海关或边防检查站,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 选 择 性 功能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相 对 性 控制作用是相对的,例如:有些病毒、细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怎么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2.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见细胞膜? 气泡有一圈很粗的黑边,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复杂立体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如何确定细胞膜的存在呢?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材料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边界。其边界就是细胞膜。 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一、制备细胞膜 选材: 原理: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渗透作用使红细胞吸水涨破,差速离心去除细胞内其他物质。 原因: ①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易制得纯净 的细胞膜; ②无细胞壁,细胞容易吸水涨破。 等渗状态 正常形态的红细胞 吸水后胀破的红细胞 细胞破裂后还需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差速离心 实验步骤 选材:猪(牛、羊、人)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制作装片:滴一小滴稀释液在载玻片上,盖片 观察:显微镜(低倍到高倍镜) 滴蒸馏水: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引流法) 结果: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 1.结合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分析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原因是什么?可否用鸡的成熟红细胞代替上述实验材料呢? 答案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易吸水涨破;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能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不可以用鸡的成熟红细胞代替,鸡不是哺乳动物,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易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2)取得的动物血液要先用生理盐水稀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会维持正常形态,不至于凝结成块。 (3) 如果该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上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那么要想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答案 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①1859年,E.O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膜。 ②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证明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动动脑筋 材料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 50% 蛋白质 40% 细胞膜的成分 糖类 2%--10% 磷脂(主要)、胆固醇(动物细胞膜) 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越多。 2.合下表中几种细胞的细胞膜组成成分分析,回答问题: 细胞膜的种类 主要成分含量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红细胞膜 42% 53% 5% 肌细胞膜 36% 60% 4%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 50% 44% 6% (1)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各种成分的含量完全相同吗? 答案 不完全相同。 (2)细胞膜中哪种脂质含量最丰富? 答案 磷脂最丰富,胆固醇的含量较少。 细胞膜的种类 主要成分含量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红细胞膜 42% 53% 5% 肌细胞膜 36% 60% 4%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 50% 44% 6% (3)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说明什么? 答案 说明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4)如果发现某细胞膜中甲胎蛋白异常增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细胞发生了癌变导致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 三、细 胞 膜 的 功 能 1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3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选择透过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