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 考”有所得“ 考”有所乐.docx

发布:2018-07-01约1.05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考”有所得“ 考”有所乐   ──谈新课程下让小学生体验语文考试的魅力   浙江省余姚市小曹娥镇中心小学 许奇峰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认真研究考试命题, 让学生在考试中有所收获, 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快乐, 显得很有必要。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考”有所得,“考”有所乐呢?   一、生活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用的   语文源于生活, 又广泛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 , 通过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情况, 强化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题例一: 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你最想送给同学的赠言是什么? 暑假里, 你和爸爸来到杭州西湖旁, 看到湖中美丽的荷花, 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到: ________。   题例二: 你的好朋友小明沉迷于上网, 成绩一落千丈, 他爸爸想请你帮助劝劝小明, 你打算怎样说? 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题例三: 一卖皮鞋的商家为了招揽顾客, 打出了这样的广告:“牛皮皮鞋, 绝对牛皮。”出人意料的是; 几天下来, 少有人问津。商家老板十分纳闷, 这是为什么呢? 聪明的你, 能为老板找到其中的原因吗?   以上三个题目都立足于理解与运用。题例一主要考查学生积累和运用格言、古诗的情况, 它一改以往的填空、默写等形式, 让学生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不仅仅在书本中, 它离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近。题例二是写劝朋友不要沉迷于上网的话, 这样的情景当然经常出现在生活当中。题例三则是分析生活广告, 生活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 早已纳人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中, 生活中出现了广告用语错误的现象学生并不少见, 学生看到这道题自然感到它离自己很近, 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难看出, 这样的题目都是在生活化这个大背景下的检测, 它不仅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更让学生从中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   二、情趣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味的   新课程呼唤有情趣的语文教学。在语文试卷中, 同样也呼唤情趣。如果我们的试题也尝试着灵活多变, 形式多样, 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那必然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快乐。   题例一: 趣填成语   (  ) 丝不苟+(  ) 霄云外=(  ) 万火急   (  ) 全(  ) 美-(  ) 上(  ) 下=(  ) 心(  ) 意   题例二: 星期天,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商店买帽子, 每人买一顶, 回家一数才三顶, 可是又不缺, 这是怎么回事呢? 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题例三: 下面是一部无数人喜欢的动画片片名打乱以后的字母, 你能把它拼出来吗?   M  U  E  A  H  O  A  L  O  S  H   动画片名称《        》。   这样的题目肯定能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从呈现方式上说, 题目运用了文字、数学符号、排序、故事情景创设等综合形式, 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 同时又寓语言训练于题目之中, 落实了语文的本位目标。学生在这种趣味情境中自然兴致大增, 乐此不疲, 尽情开动大脑。我们可以想像: 这股“清爽的凉风”迎面吹来时, 学生考试时还会眉头紧锁, 头昏脑胀, 毫无趣味吗?   三、人性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情的   语文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 伴随着丰富情感体验和生动的审美情趣的学习过程,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双向交流的互动行为, 因而语文命题也应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对话, 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 命题内容必须放置在学生人性发展的高度。   题例一: 谁来帮我们找朋友呢? 聪明的宝贝快来帮忙啊!   长矮 冷淡 骄傲   高丑 虚心 温暖   美短 寒冷 热情   题例二: 请你用学过的方法, 试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   题例三: 写一篇内容与月亮有关的习作, 题目自拟。要有具体内容, 要有自己的真实感想。(不少于400 字)   提示: 1.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2.古诗“小时不识月, 呼做白玉盘……”   3.神话“嫦娥、玉兔……”   4.科学“月球、月食、潮汐……”   5.登月“1969 年7 月27 日, 人类踏上月球……”   6.设想:“21 世纪中期, 部分人会移居月球……”   这三道题目都充满了浓浓的情意。题例一从纯语文的角度上说, 就是要求“把反义词用线连起来”。但是, 试题却设置了“帮忙找朋友”这样一个情境, 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了试题, 成为试题中的一个角色, 非常乐意地进行了帮助。同时这道试题还教育了学生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 十分巧妙地传达了善与美。题例二以“请”字当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