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真题重组感悟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自然灾害与人类鲁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自然灾害与人类
命题点一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013·安徽文综,27)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解析 石油、天然气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埋入地下的动植物有机体经过一定的作用形成的,而动植物有机体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伏尔加河的水能来源于太阳辐射使水汽蒸发而形成的势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二者的来源是相同的,均属于太阳能。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管道运输实现的。
答案 C
(2012·浙江文综,8)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2题。
2.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酒泉气候干旱,人口稀少,未利用土地多
答案 A
3.(2013·重庆文综,4~5)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回答(1)~(2)题。
(1)两国相比(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解析 第(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看出,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A正确、B错误;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C、D均错误。第(2)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示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其原因在于美国科技发展水平高,单位面积产值高,故D正确。国土面积、城市绿地面积及城市人口比重对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的影响较小,故A、B、C错误。
答案 (1)A (2)D
4.[2012·天津文综,13(3)(4)]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甲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置示意图
乙 新加坡位置图
(1)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甲列举三项。
(2)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乙说明原因。
解析 (1)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知识。根据图中盐碱荒地、河流、海港等信息不难作答。
(2)该题涉及新加坡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知识。太阳能、风能的分布与气候关系密切。由新加坡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处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全年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光照少,该气压带内无风或微风。
答案 (1)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2)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命题点二 自然灾害与人类
5.(2012·广东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由各类型灾害的概念,结合实景图片所示(陡坡整体滑落)可判断D项正确。
答案 D
(2012·四川文综,7)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题。
经纬度位置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33°N,98°E -12.8 8.7 561.4 0.2 6.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定位及图表分析能力。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位于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雪山冰川广布,多雪灾。地形因素使该地受台风影响小;该地降水较少,暴雨日数少,泥石流和暴雨洪涝灾害少。
答案 A
7.(2012·重庆文综,4)下图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①中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故不容易发生滑坡;图②为沉积岩,但岩层完整未受破坏,也不易发生滑坡;图③中为沉积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