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P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是一门专业基础课。Visual Foxpor 6.0 为基础,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方法,能够独立编写VFP程序,并结合数据库的操作管理功能,实现信息管理与查询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了解Visual FoxPro的七种用户界面,能使用窗口、菜单、对话框、设计器、生成器、工具栏及工具箱、向导去自动建立库(表)、查询(SQL)、表单、报表等。了解项目管理器,将编程调试好的程序与上面自动建立的库(表)、查询、表单、报表文件等统起来,生成可执行的.EXE文件,或其它文件。能完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界面友好、清晰易懂的MIS系统。 (1)数据库基本概念。(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运算。(3)数据库设计的一般过程。(4) VFP的主要功能。(5) VFP系统配置的方法和内容。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运算。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运算。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VFP中文版的性能指标,了解VFP文件组成。
(2)项目管理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工具栏的作用。
(3)设计器与生成器
(4)建立工作目录与搜索路径的操作方法。(1) Visual FoxPro工作方式
(2) VFP中各种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3)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的区别及内存变量的使用方法。
(4)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5)常用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表设计器中各选项卡的使用。
(2)理解表中字段类型及特点。
(3)掌握建立表方法。
(4)掌握维护表中的记录。
(5)掌握筛选表记录。;浏览、增加、删除、修改以及显示表中的记录的方法。
难点:掌握用命令的方式如何建表;深入理解表中各字段类型的区别。
4、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建表的步骤以及修改表结构的几种方法;浏览、增加、删除、修改以及显示表中的记录的方法。
第五章 索引及创建索引(2学时)
1、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索引的概念;建立和使用索引等方面的内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建立索引索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索引的概念、如何在表设计器中为表建立索引。
难点:几种不同索引的区别、如何用命令的方式建立索引。
4.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索引的概念、如何在表设计器中为表建立索引。
第六章 数 据 库(2学时)
1、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和管理数据库、建立和使用表以及索引和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内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 数据库的建立和操作,掌握数据库中表的操作,。
(2) 熟悉创建和编辑关系。
(3) 参照完整性各种规则的含义及使用。
:了解数据库的概念;掌握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如何建立、修改、删除数据库; 掌握如何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建立数据库表, 熟练掌握如何实现实体完整性与域完整性。
难点:建立与修改数据库的命令;如何建立参照完整性与表之间的关联。
4、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据库的概念、各种不同的方法如何建立、修改、删除数据库、如何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建立数据库表、如何实现实体完整性与域完整性。
第七章 视图与查询(2学时)
1、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查询与视图的基本概念。
(2)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和修改的方法。
(3)视图文件的建立、执行和修改的方法。
(4)查询与视图的区别。
;设定查询去向; 如何利用视图设计器创建视图。
4、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查询与视图的基本概念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和修改的方法视图文件的建立、执行和修改的方法查询与视图的区别。(1)熟练掌握SQL的简单查询、联接查询、嵌套查询与排序。
(2)掌握SQL复杂查询,如联接查询、分组与计算查询等。
(1)掌握建立命令文件和运行命令文件的命令。
()熟练掌握。(3)多模块程序的调用及参数传递。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程序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输入输出命令的使用;程序中几种基本结构各自的特点;多模块程序的调用及参数传递。
难点:几种输入输出命令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循环语句的特点
掌握在参数传递中,实参与形参的概念。
4、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程序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输入输出命令的使用;程序中几种基本结构各自的特点;多模块程序的调用及参数传递。
第十章 表单设计与应用(6学时)
1、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VFP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掌握属性、事件和方法的概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 VFP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