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科目账户复式记账.ppt

发布:2017-05-16约9.04千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 础 会 计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征及确认条件 2、理解会计恒等式 3、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掌握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4、重点学习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 资金平衡原理 一、资金平衡关系 资金存在和分布形态(资金运用)及资金取得和形成(资金来源)两个方面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两者金额始终相等,完整地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的分类 企业会计要素有可分为两大类: 1、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要素) 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 2、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还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一项资源是否为企业的资产,必须符合资产的定义及两个确认条件。 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资产的特征( ) A、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B、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能够可靠计量 D、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闲置的资产 为生产产品而购入的原材料 计划购买的设备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还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企业负债,必须符合负债的定义及两个确认条件。 负债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 a.流动负债: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b.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以外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利得: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是指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 利得和损失 注意区分利得和损失与收入与费用 相同点利得和收入最终都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损失和费用最终都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不同点收入和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是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日常经营的好坏和资产负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和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组成: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为生产商品与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期间费用:不应计入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单)下类关于会计要素描述正确的是( )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是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一定时期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判)企业发生的利得和损失都要记入当期损益( ) 补充: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采用其他计量属性,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三、基本会计等式 基本会计等式由会计要素组成,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1.资金运动静态情况下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资金运动动态情况下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 收入-费用=利润 下列不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 甲企业2012年9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企业资产总额为500000元,负债为200000元,所有者权益为300000元. 该企业10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0月2日,所有者对企业投入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000元。 2、10月15日,甲企业向民生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 3、10月31日,以银行存款偿还欠乙公司的货款5000元。 月初500000=200000+300000 10月2日 500000+10000=200000 + (300000+10000) 10月15日 500000+10000+10000=(200000+10000)+ (300000+10000) 10月31日500000+10000+10000-5000=(200000+10000-5000)+(300000+10000) 3.在会计期间任一时刻,上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