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终极汇总.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很、真、更 ; 一 “太”:
有主观评价性,程度过头,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
也可表示程度高,多用于赞叹。句末常带“了”、“啦”。
例如:(l)车开得太快了,太危险了。 (不如意)
(2)屋子太乱了,快收拾一下吧。(不如意)
(3)这本小说太吸引人了。(赞叹)
二 “很”:
侧重于客观,表示程度高。与“太”“真”比。
例如: (1)他们的生活很幸福。
(2)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注意“太”与“很”的差别: *他们说着、笑着,一直到太晚。 (太──很) *在中国,我跟中国人谈话的机会太多。(太──很)
用“太”时,句末常带“了”;“很”不用。
*他最近工作很忙了。 ;三“真”:有“实在”的意思,用来加强肯定,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结构上与“很”最大的差别在于:
“真+形容词”在句中不能做定语。
例如:
*中国的女人是真幸福的女人啊!
*我跟别的留学生进行了真有意思的交流。
“真十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和补语。例如:
(6)长城真雄伟啊!
(7)校园修整得真漂亮啊!
;四“更”:跟“很”“太”“真”最大的不同是用于比较,表示比原有的程度或情况又进一层。
例如:
(8)我爱这里的山水,更爱这里的人民。
(9)他比以前更懂事了。
“很”只表示程度高,“更”则表示原来就有一定的程度,现在又进一步,
因有程度的变化,句尾常带“了”。例如:
1.他学习很努力、很刻苦。
他学习更努力、更刻苦了。
2.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我更喜欢这个地方了。
;趋向动词
来、去
表示从近到远、从远到近;我们可以把趋向动词“来”分成三类:
1、单用的趋向动词“来”:
和其他动词一样可以独立充当谓语,有时还能带宾语构成动宾短语。
如:他从北京来。
他来教室了。;2、趋向补语“来”:
“来”最常见的用法是附着在其它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做趋向补语。
如:
把水端来吧。;3、连谓结构中的“来”:
“来”也可以和其他动词或动词结构连用构成连谓结构,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
如:学生们来上王老师的课。
;其他意义;来和去基于说话人的位置。
来是叫对方向说话人的位置移动,
如老师问学生:“你来学校了吗?”。
去则是离开说话人的位置向目的位置移动。
学生的妈妈说:“你快去学校吧,老师等着你呢”。;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这是哪?他是谁?;他是——小王子(?? ??)
小王子代表希望、爱和纯真
《小王子》:真正重要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作者—圣埃克絮佩里
; 圣埃克絮佩里(1900~1944)出生在法国一个传统的天主教贵族家庭。
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服役,有幸成了空军的一员,他还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
1923年退役后,先后从事过各种不同的职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重入法国空军。在一次飞行任务中,他驾驶飞机飞上湛蓝的天空,就此失踪,再也没有回来。;每个男孩子都有个飞翔的梦,
就像每个女孩都想有一双高跟鞋。
你呢... ...; 飞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如果说飞机的发明和制造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漫长过程,那么飞行员的试飞和新航线的开辟也同样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时期。
在20世纪初,飞机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同时,天气预报也不准确,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硌 犁 铧
筛糠 真谛
乙醚 虫豸
打嗝 噎住
躯壳 魔爪
挨打 脐带;
一个挨一个、挨近
挨打、挨饿
挨批
你是不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