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如何选择科研课题.ppt

发布:2017-04-20约3.45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选题与取样 第一节 选题 第二节 查阅文献 第三节 取样 第一节 选题 一、问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原则 第一节 选题 一、问题的来源 (一)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二)对理论的分析与推演 (三)判别理论与现象间的矛盾 (四)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五)从社会需要或关注点中发现问题 第一节 选题 一、问题的来源 (一)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观察现象,是最根本的问题来源。科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对现象及其联系的客观认识,从观察中发现问题也是研究者的基本能力。 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了经典的条件作用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theory) 一、问题的来源 (一)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例如,通过对幼儿园中自由游戏活动的自然观察,研究者可能发现男女幼儿选取活动材料的种类不同的问题;而在实验室观察中,研究都可能会进一步提出,不同性别幼儿对同一类活动材料的使用方式亦不同的问题。 (一)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张增杰(1963)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小学一年级儿童算术时,相当普遍地发生减式当加式或加式当减式的错误。他怀疑儿童的这种错误很可能是受运算定式和算式强成分掩蔽弱成分的影响。 于是他设计了一项研究,即影响儿童感知算式的两个有关因素的实验。第一步是鉴定测验,目的是判定小学一年级儿童感知加减算式错误的性质;第二步为训练实验——结合教学进行为期五周的加减交替练习。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加减法交替练习后,一年级儿童的上述错误明显减少了。 一、问题的来源 (一)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不论是自然观察,还是实验室观察、现象本身并不能展示问题。因此,在观察中,研究者应当对现象进行分析、筛选、从现象与时间 、空间及环境条件的交互作用中发现问题;从现象间的联系中,从现象的变化中发掘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二)对理论的分析与推演 心理理论对已知现象及联系的解释,并为认识现象提供普遍原理,因此,理论是研究者可以利用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理论的分析、推演、研究者可以提出诸如“如果A,则B”等有待于验证的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二)对理论的分析与推演 从理论中发现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1)从理论原理中引申了有关具体 现象特征或联系的问题; (2)从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三)判别理论与现象间的矛盾 理论是对已知现象的解释,也是人们对现象已有认识的体系。当新的现象被发现,而原有理论又难以解释时,原有理论就会陷入危机。 如何用理论解释新现象,如何变革理论,这些要求常常引导人们作出新的发现。 一、问题的来源 (三)判别理论与现象间的矛盾 例如,从行为的强化论出发,对良好行为予以奖励可以提高该行为的发生率。然而,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即在给予奖励的情况下,该行为的发生率反而降低了。根据这一矛盾,研究者可以提出行为者的动机特点对于奖励所起的作用有何影响,从而对行为的强化理论起到完善的作用。 一、问题的来源 (四)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充分利用已有研究的启示,分析已有研究未涉及的空白区或探讨不够深入,甚至存在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 而且还可以检验、扩展已有研究,推动心理知识体系的完善。 一、问题的来源 (四)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对已有研究的回顾与分析应侧重以下四方面: 1.从现有研究中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走向,在研究的前沿寻找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四)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2.借鉴已有研究的角度、思路,针对新的条件或人群,提出新问题,从而扩展研究。 例如,已有研究表明,在西方文化中儿童恐惧对象具有稳定的五因素结构,那么对于中国儿童,恐惧对象的五因素结构是否存在呢? 关于初中生学校恐怖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小学阶段,师生关系是否是学校恐怖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来源 (四)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3.从已有研究忽略或未涉及的领域发现问题。 例如,已有研究分别对智力因素与学生学生成绩的关系以及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那么新的研究就可以从两因素的联合作用入手。 一、问题的来源 (四)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4.从已有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入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