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山东省青岛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发布:2017-06-06约5.4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高三生物 2016.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加热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持温度适宜且相同 C.人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一致的 D.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6.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TP的形成受温度和PH的影响 B.ATP中的能量可直接转化成光能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不变 ?和?处产生乙的量相等 C.?中的生理过程需要H2O D.缺氧条件下甲可以转化为乳酸 10.下列关于物质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无氧呼吸也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B.光合作用中ATP与ADP、NADP+与NADPH之间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瞬时增强光照会使三碳化合物减少 D.线粒体能分解有机物,也能合成有机物 11.在一个细胞周期(间、前、中、后、末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D.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分裂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C.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A.若A基因位于甲细胞的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 B.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C.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则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相关基因组成有4种 D.丁图中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15.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序不同 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C.F1代出现翅果蝇的概率为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A.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致死现象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A.15和10 B.10和7 C.15和11 D.25和7 22.关于淋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高 B.淋巴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毛细淋巴管循环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 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 C.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D.正常人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24.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口渴的感觉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5.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26.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肝脏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B.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C.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27.下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T细胞主要靠产生淋巴因子“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