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初中三年级第3单元第3课_夏精要.ppt

发布:2017-03-26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感受语言的魅力。 自学提纲 (10分钟左右)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要求:(1)想象文中的画面;(2)读出节奏;(3)读出感情。 2、作者对夏的总体感受是什么?描写了那些精彩的画面? 3、文中是怎样写夏的热烈? 4、文章是通过什么来写夏天的旋律的?有什么作用? 5、这篇文章在语言上也很美:传神的动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句子富有表现力。你认为哪个词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 试一试 芊芊 黛色 主宰 轻飞曼舞 磅礴 贮满 匍匐 闲情逸致 迸发 澹澹 qiān dài zǎi màn páng bó zhù pú fú yì bèng dàn 作者对夏的总体感受是什么?描写了那些精彩的画面? 夏天的热烈、紧张、急促。 蝉儿长鸣、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万物勃发、农民辛勤劳作。 文中是怎样写夏的热烈? “沸腾” 作者把夏天比喻成“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意思是夏天的特征已非常鲜明。“火红的太阳……在天地间升腾”是直接描写;“山坡上的芊芊细草……一声声长鸣”是间接描写。 文章是通过什么来写夏天的旋律的?有什么作用? 歌颂劳动,赞美辛勤的劳动者。 夏天的劳动人民 一觉醒来有了老婆女儿 /seshu/40549/index.html 一觉醒来有了老婆女儿 /wapbook/40549.html 先结婚后恋爱 /seshu/34562/index.html 先结婚后恋爱 /wapbook/34562.html 人间地狱 /seshu/31916/index.html 人间地狱 /wapbook/31916.html 修辞方法的运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一个“举”字,又让我们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一个“匍匐”,我们同样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蜿蜒蛇行。 品味语言 动词运用: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色的大地,麦波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照射? 托) “烘烤”能使人感到太阳的温度特别高,“照射”不能表现温度高。“涌”是指水或云气冒出来,“托”是指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这里描写出来田野里麦浪翻滚的一种动态情景。用“涌”准确形象,也更能给人美感。 品味语言 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试着找一找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品味语言 当堂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zǎi____????????? zhù____藏??????? bèng____发 遗hàn____????????? 闲情逸zhì____??磅bó____ 2.填空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前”指“________”,“后”指“________”,“生命交替”指________________。课文最后一节中的“苦涩的汗水”的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将“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________,强调了写夏天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3、仿写: (1)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参考答案 1.宰、贮、迸、憾、致、礴 2.秋季? 有的农作物成熟,有的则刚刚发芽,正在生长。? 农民的辛勤劳动? 比较? 赞美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 课外作业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颜色来表现夏天,你选哪一种?如果这篇课文换成了你是作者,那么你想在文中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夏? 描绘自己心中喜欢的季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