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復习题--2016.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质:基质是耐火材料中大晶体或骨料间隙中存在的物质。
主晶相:主晶相是指构成耐火制品结构的主体且熔点较高的晶相
耐火度: 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
性能。
显微结构: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的试样中所含有相的种类
及各相的数量、形状、大小、分布取向和它们相互之间的
关系,称为显微结构。
陶瓷结合:又称为硅酸盐结合,其结构特征是耐火制品主晶相之间由
低熔点的硅酸盐非晶质和晶质联结在一起而形成结合。
直接结合:指耐火制品中,高熔点的主晶相之间或主晶相与次晶相间
直接接触产生结晶网络的一种结合,而不是靠低熔点的硅
镁酸盐相产生结合
混练:使两种以上不均匀的物料的成分和颗粒均匀化,促进颗粒接触
和塑化的操作过程称混炼
液相烧结:凡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液相起到促进烧结和降低烧结
温度的作用。
低水泥浇注料:由水泥带入的CaO含量一般在1.0-2.5%之间的反絮
凝浇注料。
热硬性结合剂:热硬性结合剂是指在常温下硬化很慢和强度很低,而
在高于常温但低于烧结温度下可较快的硬化的结合剂
水硬性结合剂:水硬性结合剂是必须同水进行反应并在潮湿介质中养
护才可逐渐凝结硬化的结合剂
气硬性结合剂:气硬性结合剂是在大气中和常温下即可逐渐凝结硬化
而具有相当高强度的结合剂
减水剂:保持浇注料流动值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可显著降低拌和用水
量的物质称为减水剂
弹性后效:坯体压制时,外部压力被内部弹性力所均衡,当外力取消
时,内部弹性力被释放出来,引起坯体膨胀的作用称为弹
性后效
荷重软化点:以压缩0.6%时的变形温度作为被测 材料的荷重软化温
度,即荷重软化点
镁碳砖:镁碳砖是以烧结镁砂或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
石墨和含碳质有机结合剂而制成的镁质制品。
电熔镁砂:由天然菱镁矿、水镁石、轻烧镁砂或烧结镁砂在电弧炉中
高温熔融而成的镁质原料
矿化剂:加入耐火材料中,在烧成过程中能促进其他物质转变或结晶
的少量物质。
防氧化剂:含碳耐火材料采用金属添加剂的作用在于抑制碳的氧化,
被称为防氧化剂
可塑性: 物料受外力作用后发生变形而 不破裂,在所施加使其变形
的外力撤除后,变形的形态仍保留而不恢复原状,这种性质
称为可塑性。
熔铸莫来石制品:由高铝矾土或工业氧化铝、粘土或硅石进行配料,
在电弧炉内熔融,再浇铸成型及退火制成的耐火制
品称为熔铸莫来石制品
再结晶碳化硅制品:再结晶碳化硅制品是一种无结合物的碳化硅制
品,它是在不加入结合剂的条件下,靠碳化硅晶
粒的再结晶作用制成的。
水玻璃的模数:氧化硅与氧化钠的分子比称为水玻璃的模数
捣打料:以粉粒状耐火物料与结合剂组成的松散状耐火材料称为捣打料
耐火泥:耐火泥也叫铝酸盐水泥,是以铝矾土和石灰石为原料,经煅
烧制得的以铝酸钙为主要成分、氧化铝含量约为50%的熟料,
再磨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简答题:
.耐火材料按化学性质分几类?这种分类的意义? 答:1.酸性耐火材料 2.碱性耐火材料 3.中性耐火材料 此类分类对了解耐火材料的化学性质,判断在使用过程中它们之间及耐火材料与接触物间化学作用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
答: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定性耐火材料生产的基本过程?各主要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1)颗粒组成及配料。颗粒组成则应符合最紧密堆积原理和有利于烧结。
(2)混炼。不同组分和粒度的物料与适量的结合剂经混合和挤压作用达到分布均匀和充分润湿的泥料的制备过程。
(3)成型。耐火材料借助外力和模型,成为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强度的坯体和制品的过程。
(4)干燥。干燥的目的在于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和保证烧成初期能够顺利进行。
(5)烧成。通过烧成过程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矿物相,以获得制品的各种性质。
配料、混炼、成型和烧成的定义。烧成制度的定义。
配料:配料是将大、中、小颗粒状和粉状物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的工序。
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