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WRF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_省略_北太平洋台风路径与强度模拟的影响_李响.pdf

发布:2017-10-02约2.91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2 年 第42 卷 第12 期: 1966 ~ 1978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WRF 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西北 太平洋台风路径与强度模拟的影响 李响①②* ①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 E-mail: lixiang@ 收稿日期: 2012-03-08; 接受日期: 2012-07-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国家科学与技术支撑项目(编号: 2012BAC22B03)资助 摘要 本文利用 WRF3.2 版本模式研究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 关键词 径与强度模拟的影响. 2003~2008 年期间的20 个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台风 台风 积云对流参数化 路径与强度的模拟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择很敏感. 台风路径的模拟对积云对流参数 区域模式 化方案的选择具有“个例依赖” 的特点, 即不同台风个例模拟得到的最佳路径依赖于积云对 路径 流参数化方案的选择. 台风强度的模拟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择的敏感性表现出不同 强度 于台风路径模拟的特点, 选择 Kain-Fritsch(KF)方案模拟得到的台风强度较强, 与观测较为 接近, 而选择Betts-Miller-Janjic(BMJ)方案与Grell-Devenyi(GD)方案模拟得到的台风强度相 对较弱. 不同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与强度模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个方案自 身采用了不同的假设, 以及它们对积云降水的不同处理而造成的. 台风路径的模拟差异主 要是由于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大尺度环流场的差异造成的, 模拟得到的环流场 越接近观测, 台风路径的模拟误差越小. 台风强度模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积云对流参 数化方案模拟的大气垂直加热状态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导致不同方案模拟得到的对流有很 大的不同, 从而导致在产生不同的积云降水的过程中的潜热释放的差异. KF 方案模拟得到 的垂直对流最强, 暖心结构明显, 降水偏多, 台风强度较强, BMJ 方案以及GD 方案模拟的 对流较弱, 降水范围较小, 台风强度相对较弱. 台风路径与强度预报是台风预报中非常重要且 括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以及微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台风路径与强度的预报误差主 物理参数化方案. 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大气、海洋初始状态的误差; 积云对流过程在热带气旋的生命史中起着非常 二是数值模式的误差. 物理参数化方案的不确定性 重要的作用, 是台风发生、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1] . 作为模式误差的一个方面, 它对台风路径与强度的 由于积云的尺度通常都小于模式的分辨率, 模式中 预报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物理参数化方案主要包 主要通过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来表征总体的积云效 英文引用格式: Li X. Sensitivity of WRF simulated typhoon track and intensity over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to cumulus scheme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2, doi: 10.1007/s11430-012-4486-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