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力拖动复习题答案..doc

发布:2017-01-20约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试述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的方法,分类及其特点。 常见的交流调速方法有:①降电压调速;②转差离合器调速;③转子串电阻调速;④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⑤变极对数调速;⑥变压变频调速等等。 分类及其特点: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得到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效率高低的标志。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分成三类 : 1. 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 这种类型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上述的第①、②、③三种调速方法都属于这一类。这类系统的效率最低,而且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它是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的。可是结构简单,设备成本最低2.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 这类系统中,除转子铜损外,大部分转差功率在转子侧通过变流装置馈出或馈入,转速越低,能馈送的功率越多,上述第④种调速方法属于这一类。无论是馈出还是馈入的转差功率,扣除变流装置本身的损耗后,最终都转化成有用的功率,因此这类系统的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3. 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 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上述的第⑤、⑥两种调速方法属于此类。其中变极对数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直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 2.请叙述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 .1. 恒压频比控制( Us /1 ),由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 , 只要控制好 Eg 和 f1 ,便可达到控制磁通m 的目的,当频率 f1 从额定值 f1N 向下调节时,必须同时降低 Eg ,使 常值,然而,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是难以直接控制的,当电动势值较高时,可以忽略定子绕组的漏磁阻抗压降,而认为定子相电压 Us ≈ Eg, 则得 , 即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 2. 恒 Eg /1 控制,如果在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中,恰当地提高电压 Us 的数值,使它在克服定子漏阻抗压降以后,能维持 Eg /1 为恒值(基频以下),无论频率高低,每极磁通 m 均为常值, 即恒 Eg /1 控制; 3. 恒 Er /1 控制 ,如果把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中的电压再进一步提高,把转子漏抗上的压降也抵消掉,得到恒 Er /1 控制 (可加上机械特性的分析等使更完整) 各控制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1)恒压频比( Us /1 = Constant )控制最容易实现,它的变频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的调速要求,但低速带载能力有些差强人意,须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 (2)恒Eg /1 控制是通常对恒压频比控制实行电压补偿的标准,可以在稳态时达到rm = Constant,从而改善了低速性能。但机械特性还是非线性的,产生转矩的能力仍受到限制。3)恒 Er /1 控制可以得到和直流他励电机一样的线性机械特性,按照转子全磁通 rm 恒定进行控制,即得Er /1 = Constant, 而且,在动态中也尽可能保持 rm 恒定是矢量控制系统的目标,当然实现起来是比较复杂的。 3.请论述电机的恒转矩运行和恒功率运行含义。 如果电机在不同转速时所带的负载都能使电流达到额定值,即都能在允许温升下长期运行,则转矩基本上随磁通变化,按照电力拖动原理,在基频以下,磁通恒定时转矩也恒定,属于“恒转矩调速”性质,而在基频以上,转速升高时转矩降低,基本上属于“恒功率调速”。 4.试述按照中间直流环节的不同,交直交变频器的分类,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在交-直-交变压变频器中,按照中间直流环节直流电源性质的不同,逆变器可以分成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两类,种类型的实际区别在于直流环节采用怎样的滤波器 电压源型逆变器,直流环节采用大电容滤波,因而直流电压波形比较平直,在理想情况下是一个内阻为零的恒压源,输出交流电压是矩形波或阶梯波,有时简称电压型逆变器。 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滤波,直流电流波形比较平直,相当于一个恒流源,输出交流电流是矩形波或阶梯波,或简称电流型逆变器。 两类逆变器在性能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无功能量的缓冲 。 在调速系统中,逆变器的负载是异步电机,属感性负载。在中间直流环节与负载电机之间,除了有功功率的传送外,还存在无功功率的交换。滤波器除滤波外还起着对无功功率的缓冲作用,使它不致影响到交流电网。 因此,两类逆变器的区别还表现在采用什么储能元件(电容器或电感器)来缓冲无功能量。 (2)能量的回馈 用电流源型逆变器给异步电机供电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