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江苏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化生活
复习
2008-1-1
《文化生活》考点解读
一、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P6、7了解)
(1)文化的内涵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有鲜明的阶级性;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区域性。
②文化的特点: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2)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静态);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文化的作用
从社会发展看文化
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理解)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 具有双重性:先进、健康文化----促进、落后、腐朽文化----阻碍)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注意:(1)文化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2、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如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互交融
1、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简单地说,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影响政治文明的进步发展。
从国内来说,文化素质影响着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与政治交互交融简单地说,就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考点3:文化与综合国力 (理解)----结合政治生活国际竞争内容
(1)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
(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
(3)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4)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5)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