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专).doc

发布:2018-03-11约2.7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影视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 好莱坞: 美国洛杉矶郊外的电影城,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汇聚着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WB)华纳兄弟、哥伦比亚公司等电影巨头都汇聚在这里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电影城,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巴赞: 安德烈·巴赞,法国战后写实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欧洲艺术电影的高标。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50年代创办《电影手册》,著作《电影是什么》开创了再现美学,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思想,是战后电影艺术的关键转折,已成为西方电影美学的里程碑。 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1941)。奥逊·威尔斯的不朽之作,被誉为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奥逊·威尔斯是好莱坞的叛逆,他在这部作品中摒弃了当时通行的电影美学原则,改变了好莱坞传统的影片拍摄模式,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实验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 德国新青年运动: 德国新青年电影运动发端于二战后60年代初,1962年以亚力山大·克鲁格为首的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一个著名“宣言”,他们宣称要打破旧的电影样式,克服电影的商业性,“创造一种从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但新德国电影并不是彻底的反戏剧、无理性电影,而是有着慎密的构思、完整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现实内涵。在随后的20年间达到成熟和鼎盛。 简答题: 画面表现的视听符号: (1)双通道传播简介: 视觉画面:人物、环境、照片、动画 听觉形象:旁白、解说、同期声、音响、音乐 (2)镜头: 以蒙太奇镜头为主:表现主义。 以长镜头为主:纪实主义。(以固定和运动镜头综合运用后产生的一种镜头形态) (3)电影符号的所指和能指: 结构主义把符号分为所指和能指 所指有一定意义,能指是一种形式 内容和形式就是所指与能指的矛盾统一。能指化倾向就是看到形式无法联想到其内容。 (4)蒙太奇: 把电影镜头打乱拼接 格里菲斯:用蒙太奇使电影成为了艺术、商业、媒介,使电影具有了独立的表现手法。他是根据狄更斯的小说来拍摄,发现了这种手法,不自觉的使用蒙太奇。 爱森斯坦:自觉使用蒙太奇,认为蒙太奇是冲突,是两个以上元素的冲突迸发出概念,它不是一个镜头加一个镜头的简单之和,而是一个创造。 (5)电影: 在融合纪实与戏剧性的基础上,以蒙太奇为手段,在情节和线索之间自由跳转与切换。 好莱坞模式: 以某种受欢迎的影片为模式,进行批量生产,成为对模仿的模仿。由格里菲斯开创并由好莱坞在以后几十年逐渐丰富完善的经典好莱坞理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商业电影娱乐观众获取利润的价值取向。 类型化的制作模式。(八大类型片) 明星制度与片场制度。 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和定型化的人物形象。 创作观念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平庸、保守的价值观。(造梦,从不具有革命性,梦幻风格,圆满结局) 影片风格上追求脱离现实的梦幻效应。 欧洲艺术电影的三大流派: 二战以来,欧洲出现的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三大电影流派分别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运动。 (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个电影流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政治上的反法西斯和社会批判意识,艺术上的纪实性美学风格。它以反映意大利社会现实、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采用实景(地)拍摄、体现纪实风格、一般不用或少用职业演员、影片结尾不给观众答案,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人物的出路为五条原则,为意大利电影的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代表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等。 (2)法国新浪潮:它是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电影流派。它在本质上要求用现代主义精神去彻底改造传统电影的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在哲学观念上,受存在主义、实证主义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影响,是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电影结合的产物。主要有“《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奉行“生活流”“意识流”的拍摄手法,否定传统电影的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否定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主张突出个人风格,注重表现自我。 代表影片:《四百下》《筋疲力尽》《广岛之恋》等。 (3)德国新青年:德国新青年电影运动发端于二战后60年代初,1962年以亚力山大·克鲁格为首的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一个著名“宣言”,他们宣称要打破旧的电影样式,克服电影的商业性,“创造一种从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他们受到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影响,但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从非理性主义转向理性主义,从非现实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使新德国电影成为具有哲理化、纪实化、心理化综合交融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